单县中心医院

我院心脏病介入治疗工作再上新台阶

时间:2013-10-1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当前心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逐步居高不下并且还在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疗效好,已经成为继药物治疗外的主要治疗手段。马建亮教授来我院工作以来,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心内一病区、心内二病区,导管室,急诊科等相关科室积极努力、支持下,近期我院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工作出现新的局面。

  今年以来我院心内科已完成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共计58 例,涉及冠心病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介入治疗、双腔永久起搏器植入术、肺动脉造影术、左心室造影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等。我科患者的特点是病情重、病变复杂,且老年人居多。针对当前我院情况和条件,本着积极、安全、保证质量的原则,凭着过硬的技术,认真的态度,术前针对病情制订多种预案,手术中谨慎操作,正确处理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成功率达100%,无并发症发生,病人满意度高,无医疗纠纷,同时一批新业务技术在我院顺利开展和使 用。

  患者,王翠莲,女性,32岁,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如果肺动脉压力达70mmHg以上,一般认为失去手术时机,而该患者肺动脉压力达到近80多mmHg,马建亮教授亲自带病人做超声,经过认真分析病情,遂决定手术,以不让患者失去可能是最后的治疗机会,手术中操作顺利,使用18mm封堵伞,通过主动脉造影及肺动脉压力及主动压力等监测证实缺损导管成功封堵并且肺动脉压力恢复正常,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患者及家属非常感激和高兴。

  患者,王淑稳,女,68岁,患病窦综合征,阵发性房颤,按常规房颤病人只能植入单腔起搏器,起搏器也只能解决心动过缓的问题,不能解决房颤问题。经术前讨论,分析病人房颤属慢快综合征,是慢心率依赖性,因此,马建亮教授大胆决定植入双腔起搏器,术入采取主动螺旋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起搏,随后植入右心耳心房电极,手术顺利成功,术后病人恢复正常频率心搏,同时阵发性房颤消失,一举两得,同时采用了最新的高难度右室流出道起搏,可有效降低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

  患者,张同雨,男,62岁,菏泽定陶县粮食局班干部,患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原准备去济南齐鲁医院治疗,后慕名来本院,经造影检查显示三支血管病变,病变复杂,操作难度大,马建亮教授采用了平行双导丝,双支架挤压,球囊对吻扩张等新技术,手术非常成功,病人及家属非常感激并感谢医务人员及医院。

  随着我院心内科心脏病介入治疗业务的快速开展,影响力在逐步扩大,周边县市区一批病人慕名而来,为我院下步的学科发展和建设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索他洛尔和美托洛尔的区别
郝盼盼
回答: 索他洛尔和美托洛尔的主要区别在于适应症和药理作用,索他洛尔适用于心律失常,美托洛尔主要用于高血压和心绞痛。两种药物均属于β受体阻滞剂,但索他洛尔兼具Ⅲ类抗心律失常作用,美托洛尔则以选择性β1受体阻滞为主。 一、适应症差异 索他洛尔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和房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其通过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美托洛尔则适用于高血压、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后治疗及心力衰竭,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发挥作用。两者适应症的重叠性较低,临床选择需严格遵循指南。 二、药理机制 索他洛尔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同时具有钾通道阻滞作用,表现为Ⅱ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特性。美托洛尔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支气管和血管的β2受体影响较小,因此支气管痉挛风险低于索他洛尔。索他洛尔的Ⅲ类作用可能导致QT间期延长,需监测心电图。 三、不良反应 索他洛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缓、低血压、QT间期延长及尖端扭转型室速,禁用于基线QT间期延长患者。美托洛尔更易引发疲劳、头晕和胃肠不适,但致心律失常风险较低。两者均需警惕支气管痉挛,但美托洛尔因选择性较高,安全性略优。 四、用药禁忌 索他洛尔禁用于严重心动过缓、心源性休克、未控制心力衰竭及电解质紊乱患者。美托洛尔禁用于急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期、心源性休克及严重外周动脉疾病。哮喘患者使用美托洛尔需谨慎,而索他洛尔对此类患者绝对禁忌。 五、特殊人群 索他洛尔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美托洛尔主要经肝脏代谢,肝功能损害者应减量。妊娠期使用美托洛尔相对安全,索他洛尔则需权衡利弊。老年人使用两者均需从低剂量起始,逐步调整。 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期间应定期监测心率、血压及心电图变化,避免突然停药诱发反跳现象。服药期间出现头晕或乏力需警惕体位性低血压,避免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合并用药时需注意与其他心血管药物的相互作用,如钙拮抗剂可能加重心动过缓。长期服药患者应每3-6个月评估肝肾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