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心脏外科大血管手术再上新台阶

时间:2013-10-2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3年10月14日17时至15日6时,经过心脏外科与麻醉科彻夜奋战13小时,又一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得到成功救治、转危为安。该患者为50岁男性,劳累后发病,术前已经处于垂危状态,心包填塞,动脉血氧分压只有44mmHg,双侧胸腔积液不断增加,生命体征进行性恶化,病人随时可能因为血管破裂或者循环、呼吸衰竭死亡。经过紧急术前准备,患者被接入手术室。紧张而惊险的麻醉后,王玉玖主任带领心脏外科医师在麻醉科医师、护士的密切配合下,开始了繁琐而惊险的手术过程。心包切开之后,600ml陈旧血喷涌而出,心脏被一层纤维素膜包绕,清除血凝块后,见主动脉高度扩张,主动脉外膜水肿菲薄,几近破裂。术中遭遇了诸多前所未遇的外科问题,诸如无名动脉内膜环形撕脱、右侧冠状动脉主干撕裂伤、无名静脉离断再吻合、右侧冠状动脉主干搭桥术等。历经13个小时,迎着破晓的晨光,患者被推回心脏外科监护室。该患者的具体术为Bentall手术(其中右侧冠状动脉行主干搭桥手术)+四分支血管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支架象鼻手术+无名静脉离断人工血管再吻合术,是大血管手术中最复杂的术式之一。患者术后6小时即苏醒,36小时后脱离呼吸机辅助,无截瘫、肾衰、意识障碍等并发症,目前正在顺利康复之中。

  进入2013年,我院心脏外科已经独自完成各类大血管手术十余例,包括升主动脉+全主动脉弓置换+支架象鼻手术;支架象鼻+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转移吻合术;升主动脉腔内置换术;Bentall手术;Bentall+右半主动脉弓置换术,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该例手术的成功实施及顺利康复,标志着我院心脏外科大血管手术技术在省内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并且跻身全国大血管外科的先进行列。

医院动态

更多 >

黄河三角洲中毒与急救学术研讨会在我院成功举办

  8月16日,由我院承办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黄河三角洲急救与中毒学术研讨会》在滨州举行。副院长李建民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省内各地医院正式代表及列席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邀请山东省立医院中毒与职业病科主任王海石教授、山东省立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兼急救中心副主任刘东兴教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史继学教授到会作精彩讲座。我院急诊科主任邱建清教授、副主任吕毅教授,滨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永强教授等专家、教授在大会上就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治及发病机制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了精彩报告和交流。与会代表就急危重症病人抢救中遇到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本次学习班的举办,对提高鲁北地区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治水平和救治理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造成B超胆囊壁增厚的原因有哪些
冷启刚
回答: 胆囊壁增厚可能与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腺肌症、胆囊息肉、胆囊癌等原因有关。胆囊壁增厚通常由炎症刺激、胆汁淤积、组织增生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 1、胆囊炎 胆囊炎是胆囊壁增厚的常见原因,多由细菌感染或胆汁淤积导致。急性胆囊炎发作时胆囊壁充血水肿,慢性胆囊炎则可能出现纤维化增厚。患者常伴有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发热、墨菲征阳性。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严重者需行胆囊切除术。 2、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可导致慢性炎症和增厚。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时可能引发胆绞痛,伴随黄疸、脂肪泻等症状。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壁毛糙增厚伴结石强回声。治疗包括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溶石,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症属于良性增生性疾病,特征为胆囊壁肌层增生形成罗-阿氏窦。超声显示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可见小囊状结构。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可能出现消化不良、右上腹隐痛。确诊后若无症状可观察,症状明显者需手术切除。 4、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生长可能导致局部胆囊壁增厚,尤其是基底较宽的腺瘤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通常多发且体积较小。患者可能出现饭后腹胀、隐痛不适。直径超过10毫米的息肉或快速增大者,建议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恶变。 5、胆囊癌 胆囊癌早期即可引起胆囊壁不规则增厚,晚期可呈现"瓷化胆囊"改变。危险因素包括胆囊结石、瓷化胆囊等。患者可能出现消瘦、黄疸、持续性疼痛。确诊需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查和病理活检,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辅以化疗。 发现胆囊壁增厚应定期复查超声,避免高脂饮食,限制蛋黄、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摄入。保持规律进食习惯,避免长时间空腹。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皮肤黄染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术后患者需遵循低脂清淡饮食原则,适当补充优质蛋白促进恢复。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