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老年医学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老年医学科(保健科),创科于1986年9月,建科初始以本地区在职和离退休干部的医疗和保健为中心任务,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老龄化形式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形式的转变,于2003年始逐步向老年病方向转型,面向鲁北地区广大老年病人开放床位,热诚为老年病人解除病痛,在高龄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近5年来,抢救老年危重症患者200余例,成功进行心肺脑复苏 17例,在鲁北地区老年疾病的诊治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老年医学科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科室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壮大,目前是鲁北地区唯一一家集老年疾病预防、治疗及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科室拥有高级职称专业人员8人,中级职称人员12人,其中医学博士1人,医学硕士8人。病房拥有床位40 张,并开设特需病房(VIP)、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室及康复活动室等,配备心脏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仪、静脉气压治疗仪等各种医疗先进设备。
  老年医学科内拥有一批医德高尚、技术精湛、专门从事老年医学研究的医学专家及专业护理人员,医护人员能熟练掌握各种老年疾病的特点,特别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脑血栓、老年痴呆等)、老年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老年消化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多种老年疾病的诊疗、护理、康复、预防,以及抗衰老、疾病康复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受广大老年病人的信任和拥戴。
  老年医学科全科人员始终重视科研工作,努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进一步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取得了大批科研成果,其中主编及参编著作10 余部,发表论文50余篇,获省厅级及滨州医学院科技进步奖10余项,目前承担着国家及省厅级科研任务3项。在完成医疗、科研工作的同时,科室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青年医师的培养,每年委派科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并聘请国内外老年医学专家来院授课、指导。此外,还承担着鲁北地区全科医师培训任务和滨州医学院《老年病学》、《老年护理学》、《诊断学》的教学及临床见习、实习任务,医护人员认真备课、带教,受到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黄河三角洲中毒与急救学术研讨会在我院成功举办

  8月16日,由我院承办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黄河三角洲急救与中毒学术研讨会》在滨州举行。副院长李建民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省内各地医院正式代表及列席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邀请山东省立医院中毒与职业病科主任王海石教授、山东省立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兼急救中心副主任刘东兴教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史继学教授到会作精彩讲座。我院急诊科主任邱建清教授、副主任吕毅教授,滨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永强教授等专家、教授在大会上就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治及发病机制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了精彩报告和交流。与会代表就急危重症病人抢救中遇到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本次学习班的举办,对提高鲁北地区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治水平和救治理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那些中药材可以治疗脚气
王志学
回答: 治疗脚气可选用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土茯苓等中药材。脚气多由湿热下注或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足部瘙痒、脱皮、水疱等症状,中医辨证施治需结合具体证型选用药物。 一、黄柏 黄柏具有清热燥湿功效,适用于湿热型脚气。其含小檗碱等成分可抑制真菌繁殖,常与苍术配伍增强祛湿效果。使用时可将黄柏煎汤外洗或研末调敷,皮肤破损者慎用。湿热型脚气多伴足部糜烂渗液,需保持局部干燥。 二、苦参 苦参能杀虫止痒,对真菌性脚气效果显著。所含苦参碱可破坏真菌细胞膜,常与百部同用。可煎水浸泡患足或制成10%酊剂外涂。使用后可能出现轻微刺痛感,过敏体质者应做皮试。真菌性脚气易传染,需单独使用洗脚用具。 三、地肤子 地肤子擅长祛风止痒,适合瘙痒明显的脚气患者。其皂苷成分能缓解皮肤炎症反应,常配伍蛇床子增强疗效。多煎汤熏洗或制成油膏外用。角化过度型脚气可配合轻搓死皮,但避免过度摩擦导致继发感染。 四、白鲜皮 白鲜皮具有解毒燥湿作用,针对水疱型脚气效果较好。其挥发油成分可促进水疱收敛,常与黄柏等量配伍。新鲜白鲜皮捣烂外敷时需注意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水疱破溃后应使用无菌纱布覆盖,防止细菌感染。 五、土茯苓 土茯苓长于利湿解毒,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脚气。所含落新妇苷能调节局部免疫功能,多与薏苡仁同煎内服。顽固性脚气建议内服外治结合,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发物。糖尿病患者使用需加强血糖监测,防止皮肤修复延迟。 脚气患者日常需穿透气鞋袜并每日更换,洗脚后彻底擦干趾缝。公共场所避免赤脚行走,家庭成员间不混用拖鞋。症状加重或出现红肿热痛时应停用中药并就医,合并细菌感染需配合抗生素治疗。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措施。 王志学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