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血液内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血液内科现有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1名,硕士研究生1名,在读研究生3名,护理人员14人。科室技术力量雄厚,诊疗经验丰富,对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他各类型贫血、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小板减少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过敏性紫癜等疗效显著,其治愈率和缓解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血液内科对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长期发热病人的诊疗也有丰富的经验。全科医疗,教学,科研全面发展,已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全科医护人员将竭诚为血液病及风湿病患者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黄河三角洲中毒与急救学术研讨会在我院成功举办

  8月16日,由我院承办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黄河三角洲急救与中毒学术研讨会》在滨州举行。副院长李建民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省内各地医院正式代表及列席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邀请山东省立医院中毒与职业病科主任王海石教授、山东省立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兼急救中心副主任刘东兴教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史继学教授到会作精彩讲座。我院急诊科主任邱建清教授、副主任吕毅教授,滨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永强教授等专家、教授在大会上就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治及发病机制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了精彩报告和交流。与会代表就急危重症病人抢救中遇到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本次学习班的举办,对提高鲁北地区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治水平和救治理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吃了避孕药出血有哪些解决方法
曲中玉
回答: 服用避孕药后出血可通过调整用药时间、补充雌激素、更换避孕方式、止血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避孕药引起的出血通常与激素波动、用药不规范、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1、调整用药时间 严格固定每日服药时间有助于维持体内激素稳定,漏服或间隔过长可能导致撤退性出血。建议设定手机闹钟提醒,若漏服需在12小时内补服。短效避孕药通常需连续服用21天后停药7天,期间可能出现规律性突破性出血,属正常药物反应。 2、补充雌激素 在医生指导下可短期加服炔雌醇片等雌激素制剂,帮助修复子宫内膜。适用于长期使用单一孕激素避孕药导致的子宫内膜萎缩性出血,但需排除血栓风险。通常连续用药3-5天可改善症状,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3、更换避孕方式 对反复出现药物性出血者,可考虑改用含不同孕激素成分的避孕药,如从炔诺酮改为屈螺酮制剂。非激素避孕方式如铜质宫内节育器、避孕套等也可作为替代选择,需结合避孕需求与身体状况综合评估。 4、止血药物治疗 氨甲环酸片能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减少子宫内膜出血量。云南白药胶囊可通过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凝血。酚磺乙胺注射液适用于急性出血情况,但需医疗机构使用。上述药物均需排除禁忌证后遵医嘱使用。 5、就医检查 持续出血超过7天或出血量较大时,需进行妇科检查、超声及激素水平检测。可能合并宫颈息肉、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或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必要时需行宫腔镜检查,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后调整治疗方案。 服药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适当增加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预防贫血。观察出血颜色与持续时间,如出现鲜红色大量出血伴随头晕乏力,应立即就医。建议每半年进行妇科体检,长期用药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与凝血功能。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