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放射科 (共8位医生)

科室简介

滨医附院放射科创立于1977年附院建院伊始,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人员层次、业务水平、科研能力、设备配置都达到较高水平,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风格的科室,是鲁北地区医学影像学医疗、教学、科研中心。2003年本专业被省卫生厅确定为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并成功申请了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2004年开始招收医学影像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目前已有4届本科生毕业,毕业生就业率100%。2005年本科室被评为滨州医学院校级重点学科。2006年开始招收医学影像专业硕士研究生,已有4届研究生毕业,毕业生全部就业于三级甲等医院。2011年本专业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

科室始终把“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作为指导思想,以“人和心诚,德高业精;患者至上,服务临床”为科室理念,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解病人之难,认真执行各种诊疗常规,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为广大就医患者的诊疗、康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科室借助于先进设备积极开展CT及MRI新技术,诊疗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主要开展了全身各部位CT血管成像(CTA),包括冠脉CTA、头颈部CTA、肺动脉CTA、下肢CTA、主动脉CTA等,2012年运用新双源CT共开展全身各部位CTA 2000余例,受到广大患者及临床科室好评。积极开展全颅、肝脏、胰腺等全器官CT灌注成像。另外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弥散成像(DWI)、磁共振灌注成像(PWI)也取得了丰富的应用经验,为一些疑难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放射科现有医务人员67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24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4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10人;主任技师1人,副主任技师3人,主管技师9人。目前本科有国家级专业委员会委员3人,省级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常委及委员15人次。

科室鼓励年轻医师加强自身学习,通过攻读研究生、到国内外医学中心进修学习、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形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近几年逐渐形成在年龄、职称、学历均较合理的人才队伍。

科室人员近5年发表专业论文150余篇,承担及完成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20余项,获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及科研奖励30余项,获发明专利10余项,主编或参编专着及教材10余部。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厅局级科研课题5项。科室积极承办省级及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先后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2次,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11次。

科内现有1.5T及3.0T高场强磁共振各1台,新双源CT1台,64层螺旋CT 2台,DR 3台,数字口腔曲面断层机、数字化乳腺摄影机、ECT各1台,目前科室设备总价值约8000余万元。能够开展全身各部位的X线、CT、MRI及ECT检查,为各临床科室及患者全身各种病变的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多年来,放射科的工作成绩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最近三年科室和相关人员先后获得滨州市“两好一意满意”活动示范标兵、滨州医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带教老师”等校级以上奖励和荣誉二十余项。

百舸争流千帆竞,敢立潮头唱大风,放射科全体人员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放射人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舍我其谁的创新精神迎接新时期的任务和挑战,以饱满的热情、优质的服务和高超的医疗水平为医院的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与力量!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黄河三角洲中毒与急救学术研讨会在我院成功举办

  8月16日,由我院承办的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黄河三角洲急救与中毒学术研讨会》在滨州举行。副院长李建民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省内各地医院正式代表及列席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邀请山东省立医院中毒与职业病科主任王海石教授、山东省立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兼急救中心副主任刘东兴教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史继学教授到会作精彩讲座。我院急诊科主任邱建清教授、副主任吕毅教授,滨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永强教授等专家、教授在大会上就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治及发病机制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了精彩报告和交流。与会代表就急危重症病人抢救中遇到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本次学习班的举办,对提高鲁北地区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治水平和救治理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