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你会吃“糖”吗?

时间:2012-05-1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提到糖大家自然会想到白糖、红糖、冰糖、各种糖果等,其实,糖类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以上所提到的仅仅是糖类中的一小部分。

  糖又叫碳水化合物,一般可分为单糖、双糖、多糖。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人体的血糖就是葡萄糖)、果糖(蜂蜜中含量最丰富)、半乳糖;双糖包括了蔗糖、麦芽糖、乳糖(动物的乳汁中);多糖有糖原、糊精、淀粉、纤维素等。在所有的糖中,蔗糖因为口感好,甜度高而被广泛使用在食品中,日常食用的白糖、红糖、冰糖等都是蔗糖。

  糖是人体所需的三大营养素(能够产生热能)之一,它在体内产生的热能(1g糖在体内氧化可产生4Kcai热能)不仅能维持人的体温,还能使细胞做功,利用蛋白质和无机元素等为材料,修补细胞本身和产生新的细胞。

  由于糖的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耐贮存,且在体内消化、吸收、利用较其它热源质迅速、完全。因此,糖类是供给人体热能的最主要、最经济的食物来源。

  那么怎样吃糖才算合理哪?

  ♦ 减少精制糖的食用

  精制糖主要是指日常食用的白糖、红糖、冰糖等。精制糖除能使人们味觉得到满足、供给一定量的热能外,几乎不含有其它营养素。因此,精制糖摄入过多会导致总热能的增加,若超过了身体的需要,身体内多余的糖会转变为脂肪,日积月累,人就会因脂肪在身体内的积存而发胖。肥胖是导致诸多慢性疾病的罪魁祸首。

  此外,食用过多的精制糖,会在代谢过程中形成的α-磷酸甘油和乙酰辅酶A增多,为大量合成甘油三酯提供了原料;肝内脂肪酸氧化减少或酯化作用增强,都直接或间接地使血甘油三酯增高。

  另外,过多的糖在肠道内发酵,容易造成胀气,还会给细菌的繁殖创造条件,造成腹泻;吃糖过多,又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会给口腔内乳酸菌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易患牙病;饭前吃糖,又易产生饱腹感,影响食欲,影响其它营养素的正常摄入。

  建议每人每天食用的精糖量要小于25克。

  ♦ 用蜂蜜替代精制糖

  蜂蜜中除了含有葡萄糖和果糖(65~80%)外,还含有多种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必需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成分,有益于人体的身体健康。

  蜂蜜中所含的矿物质主要有铁、铜、钾、钠、镁、锰、磷等。值得注意的是人体血液中的矿物质含量与蜂蜜中矿物质颇为相似,这有利于胃肠对矿物中的吸收利用。由于矿物质的存在,使蜂蜜在人体内成为碱性成分,中和体内酸性成分,是人体能迅速的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蜂蜜中含有许多酶,酶是具有活性的特殊蛋白质,起着生物催化剂的作用,并在人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蜂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B6和叶酸等,这些维生素对保持人体健康,增强免疫功能,防止心血管疾病和治疗维生素缺乏症等有着重要作用。

  ♦ 多选全谷类食物

  谷类、根茎类、豆类、坚果类和食糖类是糖类的主要食物来源,而其中的谷类食物,属于多糖类食物,不仅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糖及热能,还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因此,建议选择谷类食物应作为我们摄取糖类的主要食物来源。

  谷类食物包含了各种细粮和粗杂粮,就营养素的含量而言,粗杂粮比精米、精面更多地保留了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粗杂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它是人体需要的七大营养素之一。膳食纤维的作用很广泛,它可以延缓胃的排空速度,改善餐后血糖,对2型糖尿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可螯合胆固醇,从而抑制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刺激了肠道蠕动,防止便秘,预防肠癌;还可增加胃的饱腹感,影响食物的摄入量;有控制体重的作用。因此,建议每人每天至少食用一次粗杂粮,如小米、玉米、紫米、荞麦、燕麦、莜麦等。

医院动态

更多 >

山医大二院主办的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山医大二院网讯 8月8日至10日,由山医大二院主办的省医学会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太原召开,来自省内各市县医疗机构精神卫生专业医师、学校及社会心理咨询机构、企事业单位精神卫生及心理工作代表130余人,就精神卫生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工作进行了交流和研讨。省卫计委巡视员王俊,山医大二院副院长张进,省精神病学专业委主委张克让、副主委田峰等领导出席。 张进副院长在欢迎词中简要介绍了山医大二院概况,并指出山医大二院主办的这次年会以“精神心理疾病的优化治疗和临床路径”为主题,组织大家学习研讨交流,将为我省精神卫生事业在技术水平、服务理念、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做大、做强,为提高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做出贡献。他代表年会主办方向为此次年会顺利举行做出贡献的各单位和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各位代表要珍惜机会,以饱满的热情参加此次会议,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祝各位代表学习愉快!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工作、社交和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竞争和利益调整使人际关系复杂,致使一些身体素质差、抗压能力低的人容易焦虑、抑郁,引发各种精神卫生类疾病。山医大二院精神卫生科主任田峰教授介绍,近年来精神卫生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高发疾病中的一类,国家卫计委2013年一项调查显示,我国15岁以上人口患病率达13.47‰,重症病率达9.66‰。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精神障碍在我国的总负担排名首位,已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因此调高对精神卫生疾病的诊和治预防水平,是卫生系统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会议特邀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于欣教授、安定医院马辛教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方贻儒教授,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王斌洪教授,分别进行了题为《精神病学的现状和未来》《精神疾病快速综合治疗》《精神疾病全程综合治疗》《精神分裂症一体化策略》的专题讲座;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刘军,山西省医学会秘书长郝慧琴、医疗机构研究所所长李梅,分别作了题为《中国现代心理治疗的发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路径管理》的专题报告。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之外,会议还组织了3个由省内外知名专家主持的“卫星会”,代表和专家围绕治疗预防工作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提问、答疑等互动式的研讨和交流。 (任晓辉) 山医大二院宣传部编发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