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大医院

心内科成功植入我院首例心脏双腔复律除颤器

时间:2013-08-2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心脏性猝死是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全球目前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急骤,不可预料,存活甚少,重在预防。目前已有多种现代技术能有效降低和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其中体外自动除颤器是猝死急救的最有效手段,但限定于特定的场合,并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实施。因此,安装体内埋藏式复律除颤器(ICD)成为预防猝死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

  体内埋藏式复律除颤器(ICD)是埋藏于体内、可以自动识别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用电除颤等方法终止恶性心律失常的装置,可改善病人的预后,减少猝死的发生,尤其对于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病人,ICD治疗获益更大。

  2010年9月10日心血管内科对一名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成功地植入了双腔ICD,此项技术的开展在我市尚属首次。

  患者秦某某,男性,45岁,因突发心悸、头晕30分钟,黑蒙1次入院,入院时脉搏摸不清,血压测不到,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心率240次/分,随时可能发生猝死。临床诊断无脉搏室速,立即给予电复律2次后转为窦性心律,血压恢复至正常,之后静脉及口服胺碘酮预防复发,但效果不佳,住院期间再次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并演变为心室扑动,仍需电复律治疗。科主任刘毅坚组织全科医生进行病情讨论、分析,认为该患者属于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为ICD治疗的I类适应症,建议患者植入双腔ICD。征得本人及家属的同意后,经过周密细致的术前准备,于2010年9月10日成功行埋藏式复律除颤器(ICD)体内植入术,术后测试各项参数及功能正常。目前ICD工作状态良好,病人已康复出院。

  此项手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我院及晋城市在心律失常起搏器治疗领域的专业技术空白,标志着我院心内科的又一项诊疗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也为广大冠心病及心律失常患者带来了福音。

医院动态

更多 >

总医院参加晋城市应急救援实战演练

    8月14日上午,总医院参加晋城市危化品运输车辆重大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实战演练。此次演练共有晋城市10家单位、150余人及26辆各式应急救援用车参加。山西省考评组、省公安厅交管局李新生副局长,省检察院张奋涛主任,晋城市副市长王树新、晋城市政府应急办主任王宏徽及省、市公安、消防、卫生、环保、运管、安监、公路系统相关领导参观演练。 演练场景模拟在隧道入口处发生塌方,客车、危化品运输车和大货车连续发生追尾事故,致使客车乘客无法逃脱。在公安、消防部门完成伤员转移后,总医院派出的两支医疗救援小分队最先进入演练现场。搬运伤员、建立静脉通道、固定包扎止血……医护人员有条不紊的完成了院前急救措施,按照“从重到轻”的原则,迅速将3名重伤员和5名轻伤员转送到医院作进一步治疗。演练过程紧张有序,总医院的医护人员反应快速、操作熟练、配合默契,受到了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作为国家矿山医疗救援中心,近年来总医院不断完善应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形成了反应快速、组织有序、技术专业的应急医疗救援队伍。不仅保障了晋煤集团工伤急救任务的圆满完成,还参与了晋城市及周边地区几乎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不想喂奶怎么回奶
冷启刚
回答: 不想喂奶时可通过减少哺乳频率、调整饮食、使用药物等方式回奶。回奶过程中可能出现乳房胀痛、硬结等症状,需注意科学护理。 1、减少哺乳频率 逐步延长哺乳间隔时间,从每天哺乳5-6次减少至2-3次,最后完全停止。乳腺会根据需求减少泌乳量,过程中可用吸奶器少量排出乳汁缓解胀痛,避免完全排空刺激泌乳。若出现局部红肿发热,需警惕乳腺炎。 2、冷敷缓解胀痛 用冷藏过的卷心菜叶或冷毛巾敷在乳房上,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泌乳,卷心菜中的硫化物还能帮助消退水肿。注意避开乳头区域,避免皮肤冻伤。 3、饮食调整 减少汤水及高蛋白食物摄入,避免猪蹄汤、鲫鱼汤等催乳食物。可适量饮用炒麦芽水、山楂茶等传统回奶饮品,其中麦芽中的麦角胺类物质能抑制催乳素分泌。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 4、药物干预 严重胀痛时可遵医嘱使用溴隐亭片或戊酸雌二醇片等药物。溴隐亭作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直接抑制催乳素分泌,戊酸雌二醇通过调节雌激素水平减少泌乳。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避免自行服药。 5、穿戴合适内衣 选择无钢圈、稍紧的纯棉哺乳内衣提供适度压迫,避免乳房晃动刺激泌乳反射。夜间睡眠时可继续佩戴防止乳汁淤积,但需确保透气性良好,每4小时调整松紧度避免血液循环不畅。 回奶期间应避免热敷、按摩等刺激乳房的行为,出现持续发热或硬块不消退需及时就医。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6帮助调节内分泌,保持心情放松有助于平稳度过回奶期。建议准备防溢乳垫处理意外泌乳,整个过程通常需要7-14天完成。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