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医院

胸外科用新技术、新疗法、新理念赢得医疗市场兴旺

时间:2014-05-3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5月27日下午4点,当我们走进胸外科病区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大厅中加床7张、楼道加床10张.....到处都是加床收治的病人,护士长帮忙数了数今日加床共22张。在数的过程中护士长诙谐说:“现在住院患者很多,加到现在这个程度了,刚才柳主任还要收病人,我告诉他,今天实在没有地方了,明天再加吧!”

  我们在楼道、病房、医生和护理工作站看到:柳立军主任和医师们正在医办室看患者的CT片,段国辰副主任与王会恩副主任医师在重症室检查病人,护士长崔红赏在搬与她一般高的氧气筒,副护士长蒋彩霞在帮主班处理医嘱,医生们有的在患者床前问病情、有的在电脑前忙着写新住院患者的病历,护士们都在给病人做各种护理和治疗….整个病区繁忙、紧张、有序。让人感到好像是早晨刚刚上班,不像将要下班样子。

  在柳立军主任看完患者CT片的空隙中,我们问了他几个非常关心的问题:一是近两年来你们收治的病人逐年增多,特别是今年5月8日以来,一直加床10张以上,最多时达到17张,今日又创新高达22张,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吸引病人来住院的;二是如何调动科室医护人员积极性;三是如何按要求收费,杜绝乱收费。

  刚开始柳主任不好意思开口,在我们的再三追问下,他才说出了其中的秘密:首先,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原则,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疗法,如:胸腔镜微创手术切除肺癌,胸腹腔镜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不仅在省内领先,在全国也处于一流水平;胸腔胸膜固定术治疗晚期肿瘤病人的胸水,有效率达98%;肺转移瘤射频消融术;气管狭窄放置支架术等受到了同行和患者的认可,外地和本地医院患者慕名而来,不断转来急危重症患者。第二,不断拓展周边市场,与县医院建立联络点,定期给他们进行学术讲座,并介绍我院开展的新技术、新疗法等。第三,我们紧跟医院改革的步伐,为调动大家积极性,把科室医生分两组核算,各组按工作量大小再核算到人。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第四,以身作则,用真情为病人服务。科主任带头加班加点,多次晚上来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为气管狭窄的病人放支架等,受到了病人及家属感谢。第五,严格执行省、市医保和新农合的收费标准,如超标准收费受到罚款全部从个人奖金扣除,并通报批评等。

  严格科学的管理,打造了积极向上的团队。胸科手术大,风险高,甲级手术多一般占70—80%;手术时间长,每台手术最少4小时,最多8小时;手术风险高。但他们都不喊苦、不叫累,默默无闻为科室为医院做贡献,加班加点、牺牲休息时间为患者医治病痛。他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同行的尊重和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源源不断进入他们科室接受治疗。他们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科室吸引病人方法值得大家借鉴。

  科室护理人员的设置,一般是按床位比来定的,当胸科收治病人超过原定床位36张,加床至58张时,给护士们增加了近一倍工作量。据崔红赏护士长讲,他们一直在加班加点工作,正常班一般在晚7点左右下班,8点至下午4点的早班延迟到6点下班。护士们上班期间没有时间坐下来喘口气,穿梭于病房为病人做护理和治疗。虽然这么忙,但是大家都没有怨言,都在积极的工作着。

  虽然,我们在胸外科病区待了不到一小时,从听到的和看到的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如果我们大家都能象他们一样,我们的医院会更加兴旺发达。

医院动态

更多 >

裘老:做人知足,做事不知足,做学问知不足

  裘法祖(1914~2008),民盟盟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着名外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推动我国腹部外科和普通外科发展的主要开拓者,也是我国器官移植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文/裘法祖 我毕业从医已经 65 年了,我常扪心自问,杏林行走 65 载,是否让每一个经过我诊治的病人感到温暖,是否做到了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我深感自己做得还很不够,在我 65 年的外科生涯中,有差错、有失误,深夜不能入眠的时候常使我惭愧和不安。 早年读春秋《左传》时,记得有一句话:“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立德就是做人,立功就是做事,立言就是做学问。我们做医生的,是做学问的,但是做人是最起码的要求。因此我常常思索如何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道理。 如何做人 如何做人?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只能靠自己去感悟、去思考。我思考了好久,更感到要做一个医生,一个好医生,首先应做一个好人。什么是好人,就是要诚实、正直,要谦虚、本分,要关心别人胜于关心自己,要成为一个胸襟开阔的人。 第一,要做诚实的人。去年我遇到两件事情,使我很不平静。一件是我院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带着一封倍加称赞的推荐信去我的母校上海同济大学同济医院就职。但他工作甚差,表现不好,一查询那封推荐信是假的,是他自己写的。当然,他也就此被辞退。另一件是某院的一位医生,在德国进修后写了一篇论文,去年在我院院刊(英文版)发表。由于投稿时附有两封这两位德国人的信,同意发表。 今年,被这两位德国作者发现,不同意他发表此论文,因为研究工作不是他一个人做的。我们再查询,发现这两封德国作者同意发表的信是假的,是他自己写的,并代签名的。现在德国作者坚持要他以英文、德文两种文字在我院院刊( 英文版 ) 公开道歉,并要求取消此论文。中国有句老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了不诚实的事,迟早会出问题。 古语有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坦然和诚实,是每个医生或每个科学家应该具备的、不可或缺的品德。我一直认为,最老实、最诚实的人,是最聪明的人。 第二,要做谦虚的人。有的人从国外回来或获得博士学位,我相信他在某个专业的某个领域做了很多有成效的工作。但他在其他方面缺少知识,比如说临床处理不同病情的病人方面,还需要多多请教别人。 我已90 岁,对计算机、纳米技术、细胞因子、基因等新技术新理论都不太懂了,我总是请教我的研究生,我并没有因此掉面子,相反,他们更尊重我。做了一个外科医生,或获得了一个博士学位,不要以为高人一等了。想一想,一个司机、一个电工,如果他们有机遇学医,也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外科医生。 第三,要尊重他人,尊敬老师。要尊敬老师,理由很简单,因为每一个人都要老的。你不尊敬你的老师,等你老了,你的学生也不会尊敬你的。韦加宁医生说:每一个医生都有他光辉灿烂的事业顶峰,也都会有他衰老退休的时期。如何对待退休的老师?他们已无力和你争什么,至少在你的心底,应该给他留一块尊重的领地。这句话是何等深刻,何等高尚! 第四,要做能容人的人。要胸襟开阔,与人为善,特别是做了一个科室领导或上级医生,更要注意做到这一点。 如何做事 这里说的做事,就是应该如何做医生,特别是做外科医生。1939 年,我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医院开始了我的外科生涯。在我做外科工作一年以后,我的导师才允许我做第一个阑尾炎手术。记得我做第三个阑尾炎切除手术时,病人是一位中年妇女,手术后第五天这位女病人突然死去。 尽管尸体解剖没有发现手术方面有什么问题,但我的导师盯住我的目光严肃而冷峻。他对我说:“她(死者)是四个孩子的妈妈!”65 年前的这一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始终在教育我,并影响我 65年外科生涯中的作风和态度。 1947 年,我远渡重洋回国从医,在上海工作时,一位女老师来就诊。10 年前她有过一次剖腹手术,从此常发生消化不良、便秘,还经常腹痛。我反复检查她的腹部,摸到一个成人拳头大的包块,决定为她做手术。 打开腹部后的所见使我大吃一惊,原来是一条手术用的布巾,缩成一团,被肠襻牢牢包裹着。这异物在腹腔留置竟达10 年之久!这位女老师在恢复健康后亲笔书写了一张横幅:“生枯起朽 ”,非常高兴地送给我。这样的事件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医生在工作中只要有一点疏忽,就会造成病人多年的痛苦,甚至终身残疾。 我想,如果这位病人是主刀医生的亲人,手术完毕后他一定会非常仔细地反复检查腹腔,唯恐遗留异物。要知道,一个病人愿意在全身麻醉失去知觉的状态下,让医生在他(她)的肉体上动刀,这是对医生寄予多么大的信任呀!病人对医生的高度信任,理应赢得医生以亲人的态度相待!医生的态度,即使只是片言只字,都会严重影响病人的情绪和生活。 我从事外科工作已经 65 年了,在这 65 年中看到了、听到了不少在医疗工作中发生的差错,甚至事故。当然,医护人员的工作十分辛苦,绝大多数是在很好地为病人服务。但也应该承认,少数医护人员对病人态度生硬,没有耐心,不愿倾听病人的诉说。 在医院门诊部,看到不少病人不远千里而来,他们抱着很大的希望,希望得到帮助,作出诊断,获得治疗。但是挨到就诊时,有的医生却是三言两语,不作任何解释;有的甚至冷脸相待,训斥病人。我们医护工作者在给病人看病、治病的时候,在思想上应该形成这样一个概念,这就是——假如坐在或躺在你面前的病人是你的亲人的话,你当如何? 如何做学问 做学问,就是怎样多为人民做出点贡献来。 第一,要勤奋。一个人在一生中要有些成就,需要三个条件: ① 智商; ② 机遇; ③勤奋。我们一定要珍惜度过每一分钟!记得五年前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全国外科学术会议期间,我们进行了半天的义诊。我检查了一位甲状腺肿的女病人,需要手术。 这位女病人请求我把手术安排在周二、周三、周四。当时我很不理解,就问她为什么。她说,星期日外科医生通宵打麻将,星期一没有精神,而星期五又要打麻将,又开始不专心了。我听了大吃一惊,尽管这种现象是少数的,但有其普遍性。如何爱惜时间多读点书,对自己、对病人都是有益的。 第二,要打好基础,扩大知识面。我一直提倡年轻医生轮转制度,不要马上定专科;专科是需要的,但太专不好。也是在宜昌召开外科学术会议期间,听说骨科中有的医生专门搞脊椎,有的在脊柱外科中专门搞颈椎,甚至只管上面三个颈椎,这样显然不利于年轻医生的成长。要知道基础是根基,根深才能叶茂。只有在宽广坚实的基础上才能学好扎实的专业知识,并进一步具有创造的能力。 第三,要勤于思考,善于探索。吴阶平教授曾在“外科医生的成长”一文中,谈到阑尾炎手术前,应该考虑一下:阑尾的位置在内侧、外侧、还是在盲肠后?阑尾周围有无粘连?腹膜的反应程度?阑尾腔中有无粪石?现在先进的设备很多,如 CT 、 MRI 、 B型超声等等,不少年轻医生诊断疾病太依赖这些先进的设备,而忘记了进行最必要的体检。 我的老师曾经说:阅读 X 线片就能分辨出三种医生:不好的医生,只看报告,不看片子;较好的医生先看报告,再看片子;最好的医生是先看片子,再看报告。 第四,做学问一定要严谨求实,注重科学道德。近年我国医学事业发展迅速,医学科研成果累累,但另方面一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现象也出现在学术研究领域里。 最近我阅读了朱预等教授对科研作风不够严谨求实的评论性文章,其中举出几种不正常的现象,例如:有的临床研究论文,虚报病例,虚构随访结果,对治疗效果任意夸大:有的论文行文草率,错别字很多,更缺少必要的统计学处理;有的论文方法和结果很简单,但结论则无限夸大,说是“先进”或“领先”;有的研究课题分解为若干篇论文报道,且分别投入不同杂志发表;有的论文甚至剽窃他人的文稿,抄袭他书的表格或插图,但又不注明引自何处来源,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 这种现象日趋严重,迫切期望医学科研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的一代,要重视这种现象:更希望医学学科带头人,特别是研究生导师,对自己学生所作的科研工作和所写的论文,要详加审查和审阅,切忌浮躁,提倡实事求是,注重科学道德,树立正确的科学学风。 我毕业到今天已经 65 年了,在这个长长的岁月里深深体会到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重要性。我由衷地期望年轻一代外科医生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成为一个优秀的好医生,一个杰出的外科学家。 最后我提出一句话:“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知不足”,愿与各位同道共勉之。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氯霉素治疗痤疮效果好
聂小娟
回答: 氯霉素可用于治疗痤疮,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氯霉素属于抗生素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来改善炎症性痤疮。 1、抗菌消炎作用 氯霉素能有效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减轻毛囊皮脂腺单位的炎症反应。对于以红色丘疹、脓疱为主要表现的炎症性痤疮,局部使用氯霉素制剂可缓解红肿症状。常见剂型包括氯霉素搽剂、氯霉素软膏等,需避免长期连续使用以防耐药性。 2、联合用药效果 临床常将氯霉素与过氧化苯甲酰、维A酸类药物联合使用。过氧化苯甲酰能增强抗菌效果,维A酸类药物则帮助调节角质代谢。这种组合方案对中度炎症性痤疮效果较好,但具体用药方案需由皮肤科医生根据皮损类型制定。 3、使用注意事项 氯霉素可能引起皮肤干燥、刺痛等局部刺激反应,敏感肌肤需慎用。禁止用于大面积破损皮肤,孕妇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用药期间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皮疹加重、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停用并就医。 4、耐药性风险 不规范使用氯霉素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表现为初期有效但后期疗效下降。建议疗程不超过4周,避免单独长期使用。出现耐药时需更换其他抗生素如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夫西地酸乳膏等替代治疗。 5、非首选药物原因 目前痤疮治疗指南更推荐将红霉素、克林霉素等作为一线外用抗生素。氯霉素因存在骨髓抑制等潜在全身副作用,通常作为二线选择。重度痤疮患者建议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必要时配合口服抗生素或光动力治疗。 痤疮患者日常应保持面部清洁,使用温和的氨基酸类洁面产品,避免挤压痤疮皮损。饮食上减少高糖高脂乳制品摄入,保证充足睡眠。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评估疗效,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若痤疮持续加重或遗留瘢痕,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