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大五附院微创摘除“雷区”肿瘤

时间:2010-09-0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成功地完成一例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

  以往,胸外科手术一般在患者胸部开25~30cm长的刀口,并常需要剪断肋骨,甚至纵形劈开胸骨手术,给患者造成很大创伤,出血较多,往往需要输血,恢复慢。自从电视胸腔镜手术应用于临床,使过去一些需剪断肋骨、切除肋骨或纵劈胸骨的大开胸手术也可以采用钥匙孔式微创手术,大大减轻了患者的手术创伤,一般不需输血,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有一纵隔肿瘤患者,胸部CT显示右上纵隔肿瘤约7.0cm×6.0cm×6.0cm大小,并且向内压迫气管,肿瘤上邻2cm粗的无名动脉,前面与2~3cm粗的上腔静脉相邻,下为约2cm粗细的奇静脉。该区位置较高,周围又有大血管和气管围绕,在此位置切除肿瘤,不但操作困难,而且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大出血或气管破裂,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故被胸外科医生称之为“雷区”。可是,如不及时手术,肿瘤会逐渐长大,气管受压会进一步加重,致使患者胸闷、呼吸困难,可能会危及生命。因为惧怕开胸手术的创伤,该患者经多方了解,来到郑大五附院心胸外科就诊。

  经心胸外科杨再珍主任、杨玉伦主任医师等精心术前准备,周密研究手术方案,只在患者的侧胸壁开了两个1.5cm和一个4.5cm的小口,不撑开肋骨,利用胸腔镜在“雷区”耐心细致地手术操作,历经3个多小时,终于顺利完成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由于胸腔镜手术创伤小,痛苦轻,患者手术后第二天就已自行下床活动。

  目前,五附院心胸外科已先后开展了电视胸腔镜胸膜活检术、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胸腔镜切除胸交感神经链治疗手汗症、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及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等。这些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郑大五附院微创外科的发展又上了新台阶。

医院动态

更多 >

心内三科实施冠脉介入治疗术成功抢救急诊心肌梗死患者

近日,我院心内三科医护人员在导管室的配合下,实施冠脉介入治疗术,成功抢救一名急诊心肌梗死患者。6月14日早上7:30,科室接到急诊科送来的一位张姓心绞痛患者,患者由平车推入,满头大汗,眉毛紧锁,一直吵着心口疼……。接诊医生梁?和护士马改丽看到情况危急,立即嘱咐患者和家属保持原位置进行心电图检查。看到结果后,有着丰富经验的梁医生神情更加凝重,心电图示:SI-T改变(V2-V5ST段明显上抬),急查心梗结果:CK-MB16.0ng/ml,myo199.5ng/ml,各项值偏高,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killipl级,必须立即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 而此时患者很焦躁,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使他喘不过气来,他拉住梁医生乞求说:“大夫,求求你们,给我打一针,让我结束生命吧,这种痛我实在受不了啊!”闻讯赶来的董守仁主任立即医嘱给予吗啡止痛,同时迅速启动绿色通道。要知道,时间就是生命,急性心梗必须立即进行介入手术,晚一分一秒患者心肌就会扩大梗死面积,继而有生命危险。与死神的较量拉开了大幕,导管室和手术助手处于待命状态,科室医护人员迅速行动起来,备皮、置管、皮试……这一系列工作都是在将患者送入导管手术室的过程中进行的。命悬一线的患者拉住自己家人的手说:“握紧我的手吧,我要死了,你要照顾好自己和孩子。”病人在安排自己的后事,因为他感到了无比的恐惧。医护人员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因为救死扶伤是义不容辞的使命。在与时间的赛跑中,参与抢救的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形成了一种忙、快、急却又有条不紊的状态。董主任迅速赶往导管室,马改丽护士和张爽护士推着患者快步前进,陪同前往的还有手术助手崔红营医生。他们真的是在与死亡作战,分秒必争。此时医务人员个个表情凝重,崔医生一手紧握病人的手,时而轻拍他的肩膀,时而在他耳边低语安慰。进入导管室的路程中有家属的哭泣,有患者对死亡的恐惧,也有医务人员的紧张及迅捷有序。 进入导管室后立即消毒,造影,植入支架。真的,很神奇,死亡的恐惧和痛苦的呻吟就在董守仁主任将支架植入的一瞬间缓解了,病人紧锁的额头舒展开来。在紧急抢救的手术中,董主任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成功完成,与其说是冠脉介入治疗术的神奇不如说是操作者技术的精湛。当患者从导管室推出来后,他的家人扶肩相拥,热泪盈眶,家属和患者都竖起大拇指向这些参与抢救的医务工作者表示感谢、表达敬意,在场的所有医务人员都会心地笑了。董守仁主任带领他的团队精诚合作、协同攻坚,一次又一次用扎实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技术书写着生命的奇迹,这奇迹的背后流淌着他们的汗水、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彰显着一个医者重如泰山的责任。 心内三科通讯员:李丽娟 宣传科编校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丙肝复发的原因有哪些
何洁
回答: 丙肝复发可能与病毒未彻底清除、免疫功能低下、不良生活习惯、重复感染、治疗不规范等因素有关。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复发时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 1、病毒未彻底清除 抗病毒治疗不彻底可能导致体内残留少量病毒,停药后病毒重新复制引发复发。规范治疗需完成足够疗程,并通过高灵敏度检测确认病毒RNA转阴。复发时可遵医嘱使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格卡瑞韦哌仑他韦片等直接抗病毒药物。 2、免疫功能低下 合并HIV感染、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时,机体无法有效清除病毒。这类患者复发概率较高,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免疫状态,必要时联合使用利巴韦林胶囊、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等药物。 3、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饮酒会加速肝纤维化进程并降低药物疗效。高脂饮食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熬夜则影响免疫功能。复发患者须严格戒酒,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 4、重复感染 通过血液接触再次感染不同基因型HCV病毒可导致复发。静脉吸毒、不规范纹身或使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是主要传播途径。预防需避免高危行为,医疗操作选择正规机构。 5、治疗不规范 自行减药、中断疗程或未按时复查都可能导致治疗失败。部分患者使用中药时未告知医生,可能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建议全程规范化治疗,定期检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 丙肝复发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肝脏超声和弹性检测,避免进食霉变食物及动物内脏。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保持BMI在18.5-24之间。接触性出血操作后需及时消毒,家庭成员应避免共用剃须刀等个人物品。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腹水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何洁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