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我院被卫计委授予“肿瘤个体化治疗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课题承担单位”

时间:2013-10-3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3年10月30日,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肿瘤个体化治疗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课题承担单位”授牌仪式在我院门诊楼五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王建平院长、胡慧华副院长,卫计委肿瘤个体化治疗分子诊断技术研究基地—上海赛安生物医药科技公司总裁王明先生出席了授牌仪式。科教科朱光科长、课题承担科室肝胆胰腺外科李晓勇主任及全科医护人员、医院各科室代表、部分研究生和实习学生参加了仪式。

  王建平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王院长对我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对我院肝胆胰腺外科工作及科研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同时对医院各科室提出期望,鼓励大家继续努力,加强学科建设,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上海赛安生物医药科技公司总裁王明先生对肿瘤个体化治疗分子诊断相关科研及临床应用进行了介绍和前景展望,并对我院肝胆胰腺外科在肝癌领域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肝胆胰腺外科主任李晓勇教授对承担的课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肿瘤个体化治疗分子诊断技术是根据分子分型进行药物筛选和靶向治疗,从而实现不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以提高疗效。该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课题承担单位是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从全国500多家申报的三级医院中筛选出100余家作为课题承担协作单位,获得授牌的单位共11家,我省仅有我院和郑大一附院获得授牌。这表明了我院科研及临床工作又取得了新的进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医院动态

更多 >

心内三科实施冠脉介入治疗术成功抢救急诊心肌梗死患者

近日,我院心内三科医护人员在导管室的配合下,实施冠脉介入治疗术,成功抢救一名急诊心肌梗死患者。6月14日早上7:30,科室接到急诊科送来的一位张姓心绞痛患者,患者由平车推入,满头大汗,眉毛紧锁,一直吵着心口疼……。接诊医生梁?和护士马改丽看到情况危急,立即嘱咐患者和家属保持原位置进行心电图检查。看到结果后,有着丰富经验的梁医生神情更加凝重,心电图示:SI-T改变(V2-V5ST段明显上抬),急查心梗结果:CK-MB16.0ng/ml,myo199.5ng/ml,各项值偏高,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killipl级,必须立即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 而此时患者很焦躁,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使他喘不过气来,他拉住梁医生乞求说:“大夫,求求你们,给我打一针,让我结束生命吧,这种痛我实在受不了啊!”闻讯赶来的董守仁主任立即医嘱给予吗啡止痛,同时迅速启动绿色通道。要知道,时间就是生命,急性心梗必须立即进行介入手术,晚一分一秒患者心肌就会扩大梗死面积,继而有生命危险。与死神的较量拉开了大幕,导管室和手术助手处于待命状态,科室医护人员迅速行动起来,备皮、置管、皮试……这一系列工作都是在将患者送入导管手术室的过程中进行的。命悬一线的患者拉住自己家人的手说:“握紧我的手吧,我要死了,你要照顾好自己和孩子。”病人在安排自己的后事,因为他感到了无比的恐惧。医护人员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因为救死扶伤是义不容辞的使命。在与时间的赛跑中,参与抢救的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形成了一种忙、快、急却又有条不紊的状态。董主任迅速赶往导管室,马改丽护士和张爽护士推着患者快步前进,陪同前往的还有手术助手崔红营医生。他们真的是在与死亡作战,分秒必争。此时医务人员个个表情凝重,崔医生一手紧握病人的手,时而轻拍他的肩膀,时而在他耳边低语安慰。进入导管室的路程中有家属的哭泣,有患者对死亡的恐惧,也有医务人员的紧张及迅捷有序。 进入导管室后立即消毒,造影,植入支架。真的,很神奇,死亡的恐惧和痛苦的呻吟就在董守仁主任将支架植入的一瞬间缓解了,病人紧锁的额头舒展开来。在紧急抢救的手术中,董主任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成功完成,与其说是冠脉介入治疗术的神奇不如说是操作者技术的精湛。当患者从导管室推出来后,他的家人扶肩相拥,热泪盈眶,家属和患者都竖起大拇指向这些参与抢救的医务工作者表示感谢、表达敬意,在场的所有医务人员都会心地笑了。董守仁主任带领他的团队精诚合作、协同攻坚,一次又一次用扎实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技术书写着生命的奇迹,这奇迹的背后流淌着他们的汗水、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彰显着一个医者重如泰山的责任。 心内三科通讯员:李丽娟 宣传科编校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