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中心医院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舒安娜带领人大代表到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调研新农合工作

时间:2014-07-3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新农合工作的总体部署,7月30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舒安娜,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张义德,选工委主任阎铁成,民侨外工委主任沈丕黎,预算工委主任龙同胜,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妇联主席马斐颖,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梅青一行在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建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顾建钦,市卫生局副调研员赵中华和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院长郝义彬、党委书记丁凡的陪同下,来到我院调研新农合工作开展情况。

  舒安娜一行视察了我院医联体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会诊中心和新农合、城镇医保服务中心及皮肤病医院。院长郝义彬分别汇报了3个中心的工作任务、传输方式、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对医联体工作的意义。在新农合、城镇医保服务中心,舒安娜一行详细询问了正在办理出院报销手续的患者的病情、花费、新农合的报销金额、大病保险的报销金额等情况。

  2003年9月,河南省新农合工作正式启动,中心医院成为首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2009年中心医院在全省率先探索郑州辖区外参合农民在医院跨地区即时结报;2011年,中心医院实现了对全省参合农民跨地区即时结报。秉承“病人的需要是第一位的”服务理念,中心医院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2014年设立专门的新农合、城镇医保服务中心,面向新农合和医保患者推出一站式、开放式、面对面服务,受到患者的好评。

  在随后召开的汇报座谈会上,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顾建钦做了郑州市卫生局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的汇报。听取顾建钦局长的汇报后,舒安娜及人大代表对郑州市卫生系统推进新农合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意见建议,希望通过此次视察调研,推动新农合实施中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协调有关部门完善工作机制,依法履行职责,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新农合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医院动态

更多 >

中心医院:国内首家实现健康卡金融功能与银联联动应用

8月11日-8月13日,国家卫计委第二期居民健康卡建设技术培训班在郑州召开。8月13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参加培训的60余名医院管理及信息专家来到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和该院下辖的绿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居民健康卡在医院各个环节的具体使用情况以及妇幼保健系统、居民健康档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应用情况进行参观调研,完善、优化的服务模式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欣赏和赞许。 居民健康卡是卫生信息化“35212”工程提出的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三级信息平台,实现跨系统、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所依托的个人信息基础载体,是计算机可识别的CPU卡。截止去年年底,郑州市已发放居民健康卡100万余张。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作为此次培训班的唯一现场参观单位,国内首家实现了健康卡金融功能与银联联动应用,持有居民健康卡的患者在医院可以实现自助银行转账、现金充值、挂号、就诊等各种功能,并完成了与郑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对接,实现了患者医疗信息的全市共享,医生可以在诊间根据需要对患者以往在不同医院的诊疗信息进行查阅和参考,在居民健康卡的应用方面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与此同时,绿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妇幼保健系统和居民健康档案系统也实现了与郑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对接,极大方便了患者就医。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