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

同是“血管病”,结局有不同??关注肺血管疾病之一

时间:2014-08-0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王立旗,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市二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心血管病分会委员,省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委员,开封市心血管病分会常委兼秘书,市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常务委员。擅长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方面的研究,熟练疑难冠心病的处理策略,擅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术,对疑难心律失常、难治性心力衰竭、顽固性高血压病等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李老太太,67岁,因为胸闷、乏力住院,平时有高血压病,正规服药治疗中,此次到医院检查发现心电图V1~V3的T波倒置,且有动态变化,医生建议做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心脏自身的供血血管是否因为有“垢”而通畅不好,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未见明显狭窄,排除了冠心病的诊断。患者及家属兴奋异常,但是闷气总像恶魔般地挥之不去,尤其是病人如厕、平地行走时即可出现。更为严重的是,造影后次日早晨病人在如厕后晕倒在卫生间,经过复苏好转,血压正常,心脏监护未见心律紊乱出现。接下来我们安排病人做了肺血管64排螺旋CTA,发现病变正是位于双侧肺动脉血栓影,下肢血管彩超明确有左侧深静脉血栓形成。至此该病人明确诊断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高血压病。诊断明确了,治疗才有针对性。

  什么是肺栓塞

  肺栓塞是怎么回事呢?它是由于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血管引起的一组急症,往往导致不明原因闷气、晕厥、胸痛,严重的直接猝死,临床诊断异常困难,漏诊率、误诊率非常高,超过80%。肺动脉主干阻塞的患者,死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国外经常报道的“经济舱综合征”实际上就是因坐飞机长时间飞行,双腿长时间固定姿势不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血液流动减慢或滞留出现凝固,就如同湿面条或海底漂浮的海带,一旦断开(下飞机活动时)就会顺着血流回到右心房、再到右心室,进而阻塞肺动脉血管,极易引起乘客闷气或晕倒。实际上这种病情在长时间坐火车、打麻将同样会发生。静脉血栓栓塞在医院出现得更多,一般情况下,在骨科手术、骨折,外科手术,下肢制动,肥胖,吸烟,高龄,癌症化疗,心衰,肾功能衰竭,妊娠及产后等易于出现,且因为有其它合并症的存在而漏诊。当然,肺动脉的栓子有多重多样,如孕妇产后羊水栓塞、骨折后的脂肪栓塞、癌症病人的癌栓,更有甚者,近年因吸毒人员的增加,静脉自我注射毒品甚至异物现象而导致异物栓塞,当然其结局可以从仅有轻度的闷气、心悸到严重呼吸困难、咯血、晕厥甚至猝死。

  肺栓塞漏诊率为什么高

  肺栓塞漏诊率如此高是有根源的,首先源于我们各科医务人员的认识水平,不知道或者未想到又怎么会诊断出来?其次是病情缺乏明确特异的症状与体征,肺梗死“三联征”指的是呼吸困难、胸痛和咯血,而实际上,文献记载表现如此典型症状的患者三分之一都不到,工作中更是少见;再者是缺乏有效的确诊手段,以前彩超都是奢望,更不用说CT,磁共振,核素通气-灌注肺扫描,甚至肺动脉造影了。近年诊断水平的进展和医生意识的提高大大改变了这种局面,但是仍然形势严峻,在各家医院医疗纠纷中仍然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其风险已经超出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心肌梗死在近15年因为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手术的开展,死亡率下降到5%—8%,冠状动脉造影使得冠状动脉急性阻塞的诊断明了化,处理起来方法直接有效,而肺栓塞却不同,死亡率在20%以上,能及时诊断及治疗的在7%,而没有被诊断出来的60%死亡,其中33%的病人在发病1小时内迅速死亡。

  出现肺栓塞如何应对

  古有“上医治未病”之说,对高危人群进行必要的干预是上上策,就如同国家层面为了治理黄河水患要在上游黄土高原多植树、黄河小浪底施行控沙等,像扁鹊给蔡桓公诊病一样,就是毛主席在建国之初就倡导的“预防为主”的正确方针。比如,已经明确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风险评估比较高,我科已经完成数例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尤其是近年我院DSA陈主任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取得相当好的效果。肺栓塞真正出现了又该怎么办呢?首先最基本的治疗是吸氧、稳定血压,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第二,尽快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抗凝及溶栓,病情重的大块肺栓塞、休克、血压极度不稳定的患者临床一旦确诊,无禁忌症时尽快静脉溶栓治疗;第三,病情严重又能有机会的可以采取肺动脉造影介入治疗或导管内溶栓治疗;第四,外科手术,开胸直接切开肺动脉取出血栓;第五,后续治疗是正确使用华法令3~6个月,目前新型的抗凝药物已经在国内上市,效果不错,如利伐沙班、阿派沙班,只是价钱太高,且未进入医保目录,因此华法令仍是目前大部分肺栓塞患者的必然选择。

  心血管内科 王立旗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召开“查摆问题 开展批评”第二环节联评联议会

  8月15日下午,我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环节”联评联议会在职工活动中心召开。 院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全体党员参加了会议,并特邀“两代表一委员”、离退休党员代表、服务对象代表参与,市卫计委督导组全程督导。 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徐宏滨主持会议。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霖代表院党委从查摆问题情况、开展批评情况、边学边改情况做了详细的报告。查摆了我院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20条意见及“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深刻剖析了问题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改措施。重点汇报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准备情况、谈心谈话情况,院班子及班子成员几易其稿,撰写了深刻的对照检查材料。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党委委员以整风精神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 最后,发放了“查摆问题 开展批评”环节联评联议表,进一步征求大家对“第二环节”的意见和建议。 党办 王大钊 王荣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