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

同是“血管病”,结局有不同??关注肺血管疾病之一

时间:2014-08-0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王立旗,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市二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心血管病分会委员,省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委员,开封市心血管病分会常委兼秘书,市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常务委员。擅长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方面的研究,熟练疑难冠心病的处理策略,擅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术,对疑难心律失常、难治性心力衰竭、顽固性高血压病等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李老太太,67岁,因为胸闷、乏力住院,平时有高血压病,正规服药治疗中,此次到医院检查发现心电图V1~V3的T波倒置,且有动态变化,医生建议做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心脏自身的供血血管是否因为有“垢”而通畅不好,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未见明显狭窄,排除了冠心病的诊断。患者及家属兴奋异常,但是闷气总像恶魔般地挥之不去,尤其是病人如厕、平地行走时即可出现。更为严重的是,造影后次日早晨病人在如厕后晕倒在卫生间,经过复苏好转,血压正常,心脏监护未见心律紊乱出现。接下来我们安排病人做了肺血管64排螺旋CTA,发现病变正是位于双侧肺动脉血栓影,下肢血管彩超明确有左侧深静脉血栓形成。至此该病人明确诊断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高血压病。诊断明确了,治疗才有针对性。

  什么是肺栓塞

  肺栓塞是怎么回事呢?它是由于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血管引起的一组急症,往往导致不明原因闷气、晕厥、胸痛,严重的直接猝死,临床诊断异常困难,漏诊率、误诊率非常高,超过80%。肺动脉主干阻塞的患者,死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国外经常报道的“经济舱综合征”实际上就是因坐飞机长时间飞行,双腿长时间固定姿势不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血液流动减慢或滞留出现凝固,就如同湿面条或海底漂浮的海带,一旦断开(下飞机活动时)就会顺着血流回到右心房、再到右心室,进而阻塞肺动脉血管,极易引起乘客闷气或晕倒。实际上这种病情在长时间坐火车、打麻将同样会发生。静脉血栓栓塞在医院出现得更多,一般情况下,在骨科手术、骨折,外科手术,下肢制动,肥胖,吸烟,高龄,癌症化疗,心衰,肾功能衰竭,妊娠及产后等易于出现,且因为有其它合并症的存在而漏诊。当然,肺动脉的栓子有多重多样,如孕妇产后羊水栓塞、骨折后的脂肪栓塞、癌症病人的癌栓,更有甚者,近年因吸毒人员的增加,静脉自我注射毒品甚至异物现象而导致异物栓塞,当然其结局可以从仅有轻度的闷气、心悸到严重呼吸困难、咯血、晕厥甚至猝死。

  肺栓塞漏诊率为什么高

  肺栓塞漏诊率如此高是有根源的,首先源于我们各科医务人员的认识水平,不知道或者未想到又怎么会诊断出来?其次是病情缺乏明确特异的症状与体征,肺梗死“三联征”指的是呼吸困难、胸痛和咯血,而实际上,文献记载表现如此典型症状的患者三分之一都不到,工作中更是少见;再者是缺乏有效的确诊手段,以前彩超都是奢望,更不用说CT,磁共振,核素通气-灌注肺扫描,甚至肺动脉造影了。近年诊断水平的进展和医生意识的提高大大改变了这种局面,但是仍然形势严峻,在各家医院医疗纠纷中仍然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其风险已经超出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心肌梗死在近15年因为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手术的开展,死亡率下降到5%—8%,冠状动脉造影使得冠状动脉急性阻塞的诊断明了化,处理起来方法直接有效,而肺栓塞却不同,死亡率在20%以上,能及时诊断及治疗的在7%,而没有被诊断出来的60%死亡,其中33%的病人在发病1小时内迅速死亡。

  出现肺栓塞如何应对

  古有“上医治未病”之说,对高危人群进行必要的干预是上上策,就如同国家层面为了治理黄河水患要在上游黄土高原多植树、黄河小浪底施行控沙等,像扁鹊给蔡桓公诊病一样,就是毛主席在建国之初就倡导的“预防为主”的正确方针。比如,已经明确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风险评估比较高,我科已经完成数例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尤其是近年我院DSA陈主任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取得相当好的效果。肺栓塞真正出现了又该怎么办呢?首先最基本的治疗是吸氧、稳定血压,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第二,尽快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抗凝及溶栓,病情重的大块肺栓塞、休克、血压极度不稳定的患者临床一旦确诊,无禁忌症时尽快静脉溶栓治疗;第三,病情严重又能有机会的可以采取肺动脉造影介入治疗或导管内溶栓治疗;第四,外科手术,开胸直接切开肺动脉取出血栓;第五,后续治疗是正确使用华法令3~6个月,目前新型的抗凝药物已经在国内上市,效果不错,如利伐沙班、阿派沙班,只是价钱太高,且未进入医保目录,因此华法令仍是目前大部分肺栓塞患者的必然选择。

  心血管内科 王立旗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召开“查摆问题 开展批评”第二环节联评联议会

  8月15日下午,我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环节”联评联议会在职工活动中心召开。 院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全体党员参加了会议,并特邀“两代表一委员”、离退休党员代表、服务对象代表参与,市卫计委督导组全程督导。 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徐宏滨主持会议。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霖代表院党委从查摆问题情况、开展批评情况、边学边改情况做了详细的报告。查摆了我院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20条意见及“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深刻剖析了问题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改措施。重点汇报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准备情况、谈心谈话情况,院班子及班子成员几易其稿,撰写了深刻的对照检查材料。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党委委员以整风精神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 最后,发放了“查摆问题 开展批评”环节联评联议表,进一步征求大家对“第二环节”的意见和建议。 党办 王大钊 王荣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变少是什么原因
冷启刚
回答: 羊水变少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胎膜早破、母体脱水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原因引起。羊水过少通常表现为宫高腹围增长缓慢、胎动减少或胎心异常,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1、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减少胎儿尿液生成,从而引起羊水减少。这种情况多见于妊娠晚期或过期妊娠,常伴随胎儿生长受限。治疗需加强胎儿监护,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胎盘循环。 2、胎儿泌尿系统异常 胎儿先天性肾缺如、多囊肾或尿道梗阻等泌尿系统异常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直接影响羊水量。超声检查可见胎儿双肾发育异常或膀胱不充盈。确诊后需根据畸形程度决定继续妊娠或终止,严重者可考虑胎儿宫内手术治疗。 3、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会造成羊水持续外漏,导致羊水量急剧减少。孕妇可能感到阴道突然流液,PH试纸检测呈碱性。需立即卧床并抬高臀部,预防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监测感染指标和胎儿情况。 4、母体脱水 孕妇长期饮水不足、严重呕吐或腹泻会引起血容量不足,导致胎盘灌注减少和羊水生成下降。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和皮肤弹性差。可通过静脉补液纠正,日常需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必要时口服补液盐散。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会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继而引发羊水过少。常伴有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治疗需控制血压,可选用拉贝洛尔片,严重者需及时终止妊娠。 孕妇发现羊水减少时应增加左侧卧位休息,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监测羊水指数变化。若出现胎动明显减少、阴道流液或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饮食上可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瘦肉和西蓝花,避免高盐饮食。妊娠晚期可遵医嘱进行羊膜腔灌注等治疗。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