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开展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新技术

时间:2014-04-2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神经外科开展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新技术:在神经外科王运杰、姚长义主任指导下,神经外科颅底内镜组完成我院首例下斜坡脊索瘤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手术,该术式填补了我院神经外科的空白,据不完全统计,这也是国内首次完成此类经鼻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术式。神经外科王义宝教授于2011年在医院资助下留学美国UPMC学习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EEA)临床应用,回国后在王运杰主任支持下在国内率先成立神经内镜协作团队,开展双人配合的国际流行颅底神经内镜手术,目前已经通过该技术完成50余例复杂垂体瘤,3例鞍区颅咽管瘤,2例侵犯颅底前颅窝及鞍底的恶性肿瘤,3例斜坡脊索瘤,2例内镜下辅助,1例纯内镜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6月初医疗组完成一例颅底下斜坡脊索瘤手术,患者为年轻大学生,因为咽部不适,转头困难来诊,目前国内医疗界传统的术式是采用经口显微手术,仅在北京上海等少数医疗中心可以完成,该传统手术创伤大,术后1周内不能进食,术中需要做气管切开,感染率高。在神经外科王运杰、姚长义主任协助指导下,6月3日神经外科王义宝教授、王勇副教授的颅底神经内镜协作组,在26楼麻醉科和手术室大力配合下,对该患者采取了源自UPMC的扩大经鼻入路内镜手术,经过6小时的艰苦努力,顺利完成手术,术后6小时患者即可以经口进食,术后4天磁共振复查显示肿瘤全切,患者咽部不适,转头困难明显好转,术后6天痊愈出院。经鼻扩大入路神经内镜术式较传统经口显微手术而言,损伤小、恢复快,填补了我院神经外科的空白,在国内尚未见同类神经内镜术式的报道。不同于国内绝大多数单位的神经内镜技术,目前我院开展的神经内镜技术传承于美国、欧洲流行的神经内镜技术,可以更好的处理显微手术很难或者不能处理的病变,包括复杂垂体瘤、脊索瘤及其它侵犯颅底中线的病变,该术式的顺利完成也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开展的颅底神经内镜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的水平。

医院动态

更多 >

神经导航??为生命领航

  神经导航——为生命领航 手术的精确与微创是每一名外科医生穷尽一生不断追求的目标,尤其在错综复杂的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导航在神经外科的引入是神经外科手术微创理念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由于导航技术的开展,实现了术前和术中的精确定位,能够完成诸如术前手术切口设计,病灶位置指引,切除程度评估,重要结构和功能区的躲避等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手术程序,为术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作为东北神经外科的领航者,王运杰教授所带领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已将这一技术应用在临床中,辅助完成了复发巨大垂体瘤,岩斜巨大脑膜瘤及丘脑胶质瘤等各类高难度脑部手术百余例,已经成为精准神经外科手术微创理念的重要保障。 神经导航又称作无框架脑立体定向系统,通过经典立体定向技术、计算机技术、放射影像学技术与神经外科显微技术的完美结合,不仅达到对脑组织中的病变组织的精确定位的目的,而且在切除病变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神经功能。神经导航技术可以通过精确地定位指导术前的切口设计,使得切口小而精确,术中的实时定位也可提示术者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规划出到达病变的最优路径。在切除病变时,与术中电生理监测及术中超声的结合,减少了术中飘移的影响,厘清与周围的神经血管的关系,最大程度的保留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仅需要微小的手术窗口或自然的孔道就可以充分暴露和切除肿瘤,减少了对脑组织的牵拉和对正常神经血管的损伤。 精确是手段,微创是目的,将手术对患者的损伤降低到最小程度,也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个人,是生命的延续,功能的保留;对于社会,使得更多劳动生产力保存,减轻了社会的负担;对于医疗,神经导航使得手术变得标准化、规范化,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负担;对于年轻医生,神经导航提供了学习手术的又一手段;对于富有经验的医生,神经导航为他们提供一个挑战更高难度手术的平台。神经导航为生命开启了最优的航线,医学赖以生生不息的传承教育与创新科研都在这里找到了新的桥梁。 神经外科 景治涛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第一次啪啪啪会怀孕吗
曲中玉
回答: 第一次性行为有怀孕的可能,是否怀孕与性行为次数无关,主要取决于是否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及女性是否处于排卵期。怀孕需要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并成功着床于子宫内膜。 若在女性排卵期前后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即使为初次性交,精子进入阴道后可能通过宫颈管上游至输卵管,与排出的卵子相遇受精。女性排卵通常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人可能出现意外排卵。此外,男性射精前分泌的前列腺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精子,即使未在阴道内射精也存在低概率受孕风险。 若性行为发生在绝对安全期或正确使用避孕措施,则怀孕概率显著降低。绝对安全期需满足月经周期极度规律且排卵后超过48小时,但实际生活中难以准确判断。规范使用合格避孕套可达到较高避孕效果,但存在使用不当导致破裂或滑脱的风险。短效避孕药需要连续正确服用才能发挥避孕作用,紧急避孕药仅对服药前72小时内的性行为有效且成功率有限。 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记录月经周期,掌握基础避孕知识。若出现月经推迟、乳房胀痛等早孕症状,可使用早孕试纸检测或就医检查。无论是否首次性行为,若无生育计划均应采取可靠避孕措施,如正确使用避孕套、口服短效避孕药等。青少年及未婚人群更应重视性健康教育,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获取科学避孕指导。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