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二院-附院

多科联手 成功切除产妇臀部巨大肿瘤

时间:2012-02-2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1月12日,普外一病房黎玉国教授、任金帅医师成功地为一名产妇切除了臀部重达5公斤的巨大肿瘤。

  近日,黎玉国教授接诊了一名特殊的患者。家住瓦房店的36岁的林女士一年前不小心滑倒,发现右臀部有个拳头大小的肿物,在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右臀部血肿”,抽出积血后肿物变小,便没再理会。2个月后,林女士怀孕了,孕期4个月后,发现肿物再次出现并逐渐增大,曾到市内多家医院就诊,均因患者怀孕未进行相关手术。肿物生长迅速,增至小儿头部大小,由于肿物巨大,林女士夜不能寐,需要俯卧睡眠,而且出现排便困难。为了婴儿的安全,春节前,林女士带瘤安全诞下了女婴。

  由于肿物巨大,给林女士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孩子刚满月,她就来到我院就诊。黎玉国教授将患者收治入院,住院检查期间肿瘤自发破裂出血,情况危急,邢光明主任立即组织病房内大会诊,讨论治疗方案。认为这个巨大肿物恶性的可能性很大,肿瘤血液供应丰富,冒然手术可能导致术中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应在术前先进行血管栓塞,再实施手术较为安全,并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于是,介入科杨笑宏主任和高飞医师急诊实施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止血,取得了良好效果,保障下一步手术的正常进行。第二天,按照预定的方案进行手术,经过黎玉国教授和相关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肿物被成功切除,术后测量肿瘤大小约24*17*15cm,比刚出生的孩子还重。病理诊断为脂肪肉瘤(一种恶性肿瘤)。如果不及时切除,肿瘤仍会继续生长。在病房护士的悉心照料下,产妇术后恢复良好,她激动地说,终于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了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立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患者之家

8月22日下午,我院消化内一科举办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之家成立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医患沟通,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科学诊治水平。患者之家医疗团队总负责人、消化内科主任姜春萌主持活动,并组织举行了第一次活动。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与自身免疫相关的肝病的总称。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及以上三者任意两种种或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的重叠综合症。目前针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方案有多种,但患者往往因未得到正确诊治,走了不少弯路。   姜春萌在活动现场宣布患者之家成立,并讲述了活动的宗旨和意义。他从“免疫”讲起,系统介绍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情况。他表示,随着医疗检测技术的进步,近年来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自身免疫”、“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名词也逐渐为人们所了解,但大多数人对“自身免疫”的认识存在误区。许多人把自身免疫误认为“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力过强”,错误的服用或应用某些药物和保健品,结果不但没有减轻症状,反而加重肝脏负担,导致疾病恶化。针对自身免疫性肝病,姜春萌提倡早发现,早治疗。并强调对不明原因肝损害的诊断,做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术的必要性以及肝脏穿刺病理活是检金标准。随后,姜春萌现场为患者答疑解惑,告诉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病治疗的药物并非越贵越好、越多越好,应提倡药物治疗“精”、“准”和随诊的重要性,为患者进行深入的心理疏导。病理科吕丽副主任也到场为患者提供病理相关问题解答。 按照计划,2014年患者之家将设专题讲座2次,讲座时间为每季度1次,同期开展现场答疑、医患互动等活动。每一期的科普讲座环节将由患者之家团队的医师主讲,他们将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自身免疫性肝病知识,使更多的患者正确认识自身免疫性肝病。同时,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患者之家还将开通微信平台,患者申请加入后即可得到科学的健康知识和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之家将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建立随访档案,记录电话地址,并邀请其加入微信平台,定期提醒其来院复查。使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治更为规范,同时也促进医患交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自然流产后吃什么对子宫恢复好
冷启刚
回答: 自然流产后可以适量吃富含优质蛋白、铁元素、维生素的食物,如乌鸡汤、猪肝、菠菜等,也可遵医嘱使用益母草颗粒、新生化颗粒、屈螺酮炔雌醇片、阿胶补血颗粒、头孢克洛分散片等药物促进子宫恢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 一、食物 乌鸡汤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氨基酸,有助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炖煮时可加入红枣、枸杞等食材增强补血效果,但需避免过量摄入脂肪。猪肝富含血红素铁和维生素A,能改善流产后贫血状态,建议每周食用2-3次,每次50克左右,烹饪时需彻底煮熟。菠菜含有叶酸和维生素K,可帮助减少出血时间,焯水后凉拌或清炒更利于营养吸收,肾功能异常者需控制摄入量。 二、药物 益母草颗粒具有活血调经作用,适用于流产后恶露不尽的患者,可促进子宫收缩排出残留组织,服用期间需观察出血量变化。新生化颗粒能化瘀生新,改善子宫微循环,对流产后腹痛、瘀血阻滞效果较好,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剂型。屈螺酮炔雌醇片是短效避孕药,可调节内分泌并帮助子宫内膜重建,需严格按周期服用,高血压患者慎用。 三、注意事项 流产后1周内应避免食用生冷辛辣食物,如冰饮、辣椒等,以防刺激子宫收缩异常。阿胶补血颗粒适合气血两虚型患者,可改善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感冒发热期间应暂停服用。头孢克洛分散片作为预防性抗生素,能降低宫腔感染风险,对青霉素过敏者需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四、营养搭配 建议将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搭配食用,如猪肝配菠菜可提高铁吸收率。每日可适量增加核桃、黑芝麻等坚果类食物,补充维生素E和锌元素,但需控制每日摄入量在20克以内。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油炸烧烤等高温加工方法。 五、恢复监测 流产后2周需复查超声确认宫腔清洁度,若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出血量增多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服用药物期间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避免与酒精类饮品同服。保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帮助盆腔血液循环。 自然流产后子宫恢复期间应保证每日睡眠7-8小时,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可配合腹部轻柔按摩促进子宫复位,但需避开术后伤口区域。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勤换卫生巾预防感染。饮食需遵循少量多餐原则,适当增加山药、南瓜等健脾食材。心理疏导同样重要,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情绪,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恢复期禁止盆浴和性生活至少1个月,待月经复潮且医生评估后再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