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二院-附院

我院成立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患者之家

时间:2014-08-2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8月22日下午,我院消化内一科举办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之家成立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医患沟通,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科学诊治水平。患者之家医疗团队总负责人、消化内科主任姜春萌主持活动,并组织举行了第一次活动。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与自身免疫相关的肝病的总称。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及以上三者任意两种种或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的重叠综合症。目前针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方案有多种,但患者往往因未得到正确诊治,走了不少弯路。

  

 

  姜春萌在活动现场宣布患者之家成立,并讲述了活动的宗旨和意义。他从“免疫”讲起,系统介绍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情况。他表示,随着医疗检测技术的进步,近年来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自身免疫”、“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名词也逐渐为人们所了解,但大多数人对“自身免疫”的认识存在误区。许多人把自身免疫误认为“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力过强”,错误的服用或应用某些药物和保健品,结果不但没有减轻症状,反而加重肝脏负担,导致疾病恶化。针对自身免疫性肝病,姜春萌提倡早发现,早治疗。并强调对不明原因肝损害的诊断,做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术的必要性以及肝脏穿刺病理活是检金标准。随后,姜春萌现场为患者答疑解惑,告诉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病治疗的药物并非越贵越好、越多越好,应提倡药物治疗“精”、“准”和随诊的重要性,为患者进行深入的心理疏导。病理科吕丽副主任也到场为患者提供病理相关问题解答。

  按照计划,2014年患者之家将设专题讲座2次,讲座时间为每季度1次,同期开展现场答疑、医患互动等活动。每一期的科普讲座环节将由患者之家团队的医师主讲,他们将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自身免疫性肝病知识,使更多的患者正确认识自身免疫性肝病。同时,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患者之家还将开通微信平台,患者申请加入后即可得到科学的健康知识和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之家将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建立随访档案,记录电话地址,并邀请其加入微信平台,定期提醒其来院复查。使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治更为规范,同时也促进医患交流。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立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患者之家

8月22日下午,我院消化内一科举办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之家成立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医患沟通,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科学诊治水平。患者之家医疗团队总负责人、消化内科主任姜春萌主持活动,并组织举行了第一次活动。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与自身免疫相关的肝病的总称。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及以上三者任意两种种或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的重叠综合症。目前针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方案有多种,但患者往往因未得到正确诊治,走了不少弯路。   姜春萌在活动现场宣布患者之家成立,并讲述了活动的宗旨和意义。他从“免疫”讲起,系统介绍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情况。他表示,随着医疗检测技术的进步,近年来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自身免疫”、“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名词也逐渐为人们所了解,但大多数人对“自身免疫”的认识存在误区。许多人把自身免疫误认为“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力过强”,错误的服用或应用某些药物和保健品,结果不但没有减轻症状,反而加重肝脏负担,导致疾病恶化。针对自身免疫性肝病,姜春萌提倡早发现,早治疗。并强调对不明原因肝损害的诊断,做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术的必要性以及肝脏穿刺病理活是检金标准。随后,姜春萌现场为患者答疑解惑,告诉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病治疗的药物并非越贵越好、越多越好,应提倡药物治疗“精”、“准”和随诊的重要性,为患者进行深入的心理疏导。病理科吕丽副主任也到场为患者提供病理相关问题解答。 按照计划,2014年患者之家将设专题讲座2次,讲座时间为每季度1次,同期开展现场答疑、医患互动等活动。每一期的科普讲座环节将由患者之家团队的医师主讲,他们将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自身免疫性肝病知识,使更多的患者正确认识自身免疫性肝病。同时,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患者之家还将开通微信平台,患者申请加入后即可得到科学的健康知识和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之家将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建立随访档案,记录电话地址,并邀请其加入微信平台,定期提醒其来院复查。使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治更为规范,同时也促进医患交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枕神经痛是怎么引起的
邵自强
回答: 枕神经痛可能由颈椎退行性变、外伤、局部感染、肌肉紧张、神经压迫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后脑勺阵发性刺痛或灼痛。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物理治疗、手术松解等方式缓解。 1、颈椎退行性变 长期颈椎劳损或骨质增生可能刺激枕大神经根,诱发枕神经痛。患者常伴随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缓解症状,配合颈椎牵引改善局部压迫。 2、外伤因素 头部或颈部外伤可能导致枕神经走行区域软组织损伤,形成瘢痕压迫神经。急性期可能出现局部肿胀,慢性期可通过红外线理疗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使用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外敷。 3、局部感染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能侵犯枕神经,引发剧烈神经痛。早期可见皮肤红斑,后期可能出现疱疹。需及时使用阿昔洛韦片抗病毒,联合普瑞巴林胶囊控制神经痛,辅以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 4、肌肉紧张 长期伏案工作或不良睡姿可能使枕下肌群持续痉挛,卡压枕神经分支。表现为转头时疼痛加重。建议通过按摩和颈椎操放松肌肉,急性发作期可使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缓解炎症。 5、神经压迫 颅底畸形或肿瘤占位可能直接压迫枕神经,导致持续性钝痛伴感觉异常。需通过MRI明确病因,严重者需行枕神经减压术,术后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促进神经修复。 枕神经痛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记忆棉枕头保持颈椎自然曲度。日常可进行颈部米字操锻炼,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寒冷季节注意颈部保暖,疼痛发作期间减少咖啡因摄入。若出现持续头痛伴呕吐、视力变化等症状,需立即排除颅内病变可能。饮食上适当增加三文鱼、核桃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减轻神经炎症反应。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