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二院-附院

检验科 (共10位医生)

科室简介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临床实验室,是医院重要的临床医技科室之一,科室配备有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大型检验医学设备,担负着全院绝大多数的临床检验工作,真正做到了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客观、准确的检验医学信息和优质、高效的服务。

检验科现有员工5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2人,包括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中级职称14人;学历构成情况为1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39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95%为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学术兼职情况为辽宁省医学会检验医学专科分会常务委员1人(兼任大连市检验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大连市卫生局检验医学质量控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输血学会常务委员1人(兼任大连市输血学会委员),大连市临床免疫与微生物学分会委员2人,《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委1人,《大连医科大学学报》编委1人。检验科现设临检、临床化学、临床免疫、临床微生物、细胞形态学及急诊六个专业组,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国际先进技术的西门子生化免疫检验自动化流水线、强生Vitro35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灵Dimension Xpand Plus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SYSMEX XE—1800i血细胞分析仪、迈瑞6800型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STA-R Evolution全自动血凝仪、SysmexUF-100尿沉渣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IMMAGE 800 免疫化学系统、德灵BN2型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德国罗氏E601型电化学发光分析仪、生物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VITEK2—compact)、生物梅里埃BacT/ALERT 3D全自动微生物培养检测系统、美国BD公司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等大型检验医学设备,检验科共开展200多项常见检验项目,急诊24小时开放,并及时发放检验报告,80%以上的常规检验项目能于当天准确报告,年检测各种标本数量超过180万份,每年可以完成的项目测试数量超过2400万个。科室于2005年上半年基本完成科室医院计算机(LIS)与(HIS)联网,检验信息实行计算机管理,几经升级、完善,目前的Lis系统功能日益强大,已经逐步实现检验标本条码管理、检验信息双向通讯、检验结果及时传输或查询等、检验项目质控管理以及日常工作分门别类的统计、报表等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检验科在完成大量临床实验工作的基础上,每年还承担着大量科研和教学工作。科室先后有多人获得或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每年员工发表科研论文约20篇,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及培训会约20人次;作为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科室同时还承担着大量教学工作:如培养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硕士研究生、为大连医科大学检验学院在校学生讲授部分专业理论课,承担检验医学生、外来进修人员等的实习、带教任务,指导检验医学专业的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实验及撰写任务,努力为检验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检验科一如既往的严格落实医院、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改进检验工作质量,完善室内质量控制工作,加强员工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各专业组组长切实负起技术管理责任,严把检验质量关,各项工作都能做到责任到人,从而使科室质量管理工作得到了持续改进。同时积极参与各级临检中心(卫生部、辽宁省卫生厅及大连市卫生局)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认真部署和落实各项规范要求,尽力配合各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按时对质控物进行检测,并及时回报结果,各项质评成绩年年均达到优良,为检验工作的可信度提供了科学、客观的保证,也为临床科室以及广大患者提供了高效、优质的检验技术服务,同时也为我院许多临床科室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的顺利进行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立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患者之家

8月22日下午,我院消化内一科举办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之家成立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医患沟通,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科学诊治水平。患者之家医疗团队总负责人、消化内科主任姜春萌主持活动,并组织举行了第一次活动。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与自身免疫相关的肝病的总称。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及以上三者任意两种种或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的重叠综合症。目前针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方案有多种,但患者往往因未得到正确诊治,走了不少弯路。   姜春萌在活动现场宣布患者之家成立,并讲述了活动的宗旨和意义。他从“免疫”讲起,系统介绍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情况。他表示,随着医疗检测技术的进步,近年来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自身免疫”、“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名词也逐渐为人们所了解,但大多数人对“自身免疫”的认识存在误区。许多人把自身免疫误认为“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力过强”,错误的服用或应用某些药物和保健品,结果不但没有减轻症状,反而加重肝脏负担,导致疾病恶化。针对自身免疫性肝病,姜春萌提倡早发现,早治疗。并强调对不明原因肝损害的诊断,做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术的必要性以及肝脏穿刺病理活是检金标准。随后,姜春萌现场为患者答疑解惑,告诉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病治疗的药物并非越贵越好、越多越好,应提倡药物治疗“精”、“准”和随诊的重要性,为患者进行深入的心理疏导。病理科吕丽副主任也到场为患者提供病理相关问题解答。 按照计划,2014年患者之家将设专题讲座2次,讲座时间为每季度1次,同期开展现场答疑、医患互动等活动。每一期的科普讲座环节将由患者之家团队的医师主讲,他们将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自身免疫性肝病知识,使更多的患者正确认识自身免疫性肝病。同时,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患者之家还将开通微信平台,患者申请加入后即可得到科学的健康知识和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之家将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建立随访档案,记录电话地址,并邀请其加入微信平台,定期提醒其来院复查。使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治更为规范,同时也促进医患交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孕妇得了湿疹止痒方法
张向宁
回答: 孕妇湿疹止痒可通过冷敷、保湿护理、外用药物、调整饮食、避免刺激等方式缓解。湿疹可能与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反应、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瘙痒等症状。 1、冷敷 冷敷有助于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感。使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后轻轻敷在患处,每次5-10分钟。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瘙痒。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后及时擦干皮肤,避免潮湿环境加重湿疹。 2、保湿护理 保持皮肤湿润是缓解湿疹瘙痒的重要措施。选择无香料、无刺激的保湿霜,如含有神经酰胺或乳木果油成分的产品。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产品,锁住皮肤水分。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护肤品,这些成分可能刺激皮肤加重瘙痒。每天可多次涂抹保湿霜,特别是在干燥季节。 3、外用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安全的外用药物止痒。低效价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可用于短期缓解症状。非激素类药膏如他克莫司软膏也可考虑。使用前应咨询医生,严格按医嘱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激素类药物,防止皮肤萎缩等副作用。 4、调整饮食 某些食物可能加重湿疹症状。记录饮食日记,观察是否特定食物引发或加重瘙痒。常见诱发食物包括海鲜、坚果、乳制品等。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帮助维持皮肤屏障功能。必要时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 5、避免刺激 减少接触可能刺激皮肤的物质。选择棉质等天然面料衣物,避免羊毛或化纤材质。使用温和无香料的洗涤剂清洗衣物和床上用品。洗澡水温不宜过高,控制在37℃左右,时间不超过10分钟。避免搔抓患处,可轻拍或按压代替抓挠,防止皮肤破损感染。 孕妇湿疹护理需特别注意安全性,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健康的药物和方法。保持居住环境适宜湿度,使用加湿器防止空气过于干燥。穿着宽松舒适衣物,减少摩擦刺激。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孕期任何药物使用前都应咨询医生,切勿自行用药。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进行温和运动,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和皮肤状况。 张向宁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