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二院-附院

传染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传染科,传染病学教研室伴随着大连医科大学经历了更名、南迁及复建的过程,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如今已成为大连医科大学唯一的传染病教学和临床基地。现具有独立的建筑及周围隔离带,内设门诊、病房和教研室。一楼为肝炎和肠道门诊,长年开放,按国家标准建立患者和职工分离通道,达到“七专七有”;二楼为病房和教研室,分设内外走廊和过渡间,便于隔离。病房有7个病室19张床位,每间病室带有卫生间,避免交叉感染。 传染科现有医生8人,护士11人。医生中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2人。每年诊治门诊患者13000余人,出院患者300余人。病种以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为主,其他包括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疾病,另有少量不明原因感染,如发热待查等。 传染病学教研室承担医科大学七年制本硕连读、五年制本科、留学生、中山学院、成人教育、卫校等所有层次的传染病教学任务,全年授课800余学时。 多年来我们十分重视科学研究,特别是医院回迁复建之后,科研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获辽宁省科研三等奖,Fas/FasL肝病患者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获大连市二等奖,“十五”国家攻关课题(横向)输血后丙型肝炎与肝硬化规律的研究正在进行。参编国家规划教材7部;中标卫生部视听教材3项,CIA课件3项;新药临床观察2项。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余人次。 在抗击“非典”、禽流感以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我们永远冲锋在前。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暂无医生信息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立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患者之家

8月22日下午,我院消化内一科举办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之家成立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医患沟通,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科学诊治水平。患者之家医疗团队总负责人、消化内科主任姜春萌主持活动,并组织举行了第一次活动。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与自身免疫相关的肝病的总称。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及以上三者任意两种种或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的重叠综合症。目前针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方案有多种,但患者往往因未得到正确诊治,走了不少弯路。   姜春萌在活动现场宣布患者之家成立,并讲述了活动的宗旨和意义。他从“免疫”讲起,系统介绍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及相关治疗情况。他表示,随着医疗检测技术的进步,近年来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自身免疫”、“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名词也逐渐为人们所了解,但大多数人对“自身免疫”的认识存在误区。许多人把自身免疫误认为“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力过强”,错误的服用或应用某些药物和保健品,结果不但没有减轻症状,反而加重肝脏负担,导致疾病恶化。针对自身免疫性肝病,姜春萌提倡早发现,早治疗。并强调对不明原因肝损害的诊断,做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术的必要性以及肝脏穿刺病理活是检金标准。随后,姜春萌现场为患者答疑解惑,告诉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病治疗的药物并非越贵越好、越多越好,应提倡药物治疗“精”、“准”和随诊的重要性,为患者进行深入的心理疏导。病理科吕丽副主任也到场为患者提供病理相关问题解答。 按照计划,2014年患者之家将设专题讲座2次,讲座时间为每季度1次,同期开展现场答疑、医患互动等活动。每一期的科普讲座环节将由患者之家团队的医师主讲,他们将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自身免疫性肝病知识,使更多的患者正确认识自身免疫性肝病。同时,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患者之家还将开通微信平台,患者申请加入后即可得到科学的健康知识和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之家将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建立随访档案,记录电话地址,并邀请其加入微信平台,定期提醒其来院复查。使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治更为规范,同时也促进医患交流。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