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医院

打麻将打出“阴阳腿”

时间:2013-01-30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一位老人在节日期间奋战一宿麻将后,第二天便一条腿肿胀起来,使两条腿一粗一细,成了“阴阳腿”,经诊断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医生介绍,久坐缺少活动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

  刘大娘今年60岁,家住密山农村,老人平时就爱好打麻将,今年元旦期间,适逢亲朋团聚,刚刚“够手”,老人便帅亲朋好友“厮杀”起来,难分难舍间,老人已从晚上七点到第二天天明连续酣战了一个通宵,除了偶尔喝口家人送上的茶水,老人几乎十几个小时没有挪动,就在牌局接近尾声时,老人突然感觉到左脚木木的,仔细一看发现,一只左脚已经肿胀起来,很快,老人的整条左腿都肿了起来,并伴随着剧烈的疼痛,情况越来越糟,家人赶紧将老人送到当地医院急诊,经医生诊断为“急性深静脉血栓”。为了得到及时的治疗,刘大娘的家人将老人送到黑龙江省医院南岗分院周围血管病科,王爱林主任经详细诊查发现,由于下肢长时间缺少活动,血液运行不畅通,刘大娘的下肢出现大量静脉血栓,因而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如果治疗不及时,血栓蔓延还会诱发“肺动脉栓塞”。经过认真的准备,王爱林主任采用国内领先的“喷射溶栓吸栓术”在刘大娘的下肢血管中吸出一碗多血栓,刘大娘的症状迅速缓解。

  黑龙江省医院南岗分院周围血管病科的王爱林主任介绍,因为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坐着不动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医院深静脉血栓的病人明显增多,像长期坐在电脑前、坐长途飞机,尤其在节日期间长时间坐着打麻将、看电视等,都可能会引发深静脉血栓。65岁以上的老人、肥胖、既往深静脉血栓病史、凝血功能异常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所以,医生提醒,节日期间,娱乐活动期间应适当活动,以免久坐引起下肢静脉血栓。 

医院动态

更多 >

1个切口补2个洞 新术式解决30年难题

疝气不是什么大病,但85岁的耄耋老人却偏偏因此遭了30多年的罪,先后进行5次手术却5次复发。近日,省医院采用新术式,彻底解决了老人的难题。 家住尚志市杨大爷今年已经85岁的高龄了,四世同堂、身体硬朗,平时自己还能出门溜弯。近半年来杨大爷心里有点烦,他疝气的老毛病又犯了,这次犯病距上次手术才半年时间呀!杨大爷的疝气毛病已经有三十多年的病史了,起初只是一侧,后来是两侧,三十多年来,前前后后已经做了5次手术了,但总是反反复复地复发,这不上次做完手术刚刚半年,又复发了。自己一咳嗽、甚至站得时间长点都会在左右两侧的大腿根处鼓出个包,左边的小点,有鸡蛋黄大小,右边的有乒乓球大小,卡在那疼痛难忍。由于杨大爷得病多年,每次犯病他都让自己平躺后,用手轻轻的把这两个鼓包揉回去,然后在腰上系个疝带夹子,用夹子把大腿根上的两个口子夹住,不让那两个包鼓出来。近段时间,杨大爷的病发作越来越频繁,家人决定这次带着杨大爷去省医院就医。 双侧腹股沟复发疝,并不是个难治性疾病,但85岁高龄,双侧腹股沟区又手术多次,局部组织会粘连严重,解剖层次可能不清,常规手术方法和腹腔镜治疗都不适合杨大爷。经过细致地全身状态评估,王波主任医师,李小东主治医师为杨大爷制定了下腹正中开放性后入路腹膜前间隙置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这是杨大爷为此做的第6次手术,一定确保成功,不让它再复发。 18日,手术开始。王波主任医师在杨大爷的下腹部正中处做了一个8公分长的切口,呈现在医生眼前的情况正如术前所估计的那样,由于经历了前5次手术,病区周围的解剖层次不清,组织严重粘连,仔细地向两侧分离,取出部分原有的补片,使修补区域完全游离,放入3D补片。1个半小时、一次手术、一个切口、同时修补好两侧腹股沟疝。术后第二天,杨大爷的疼痛就明显减轻,经过一周时间的恢复,杨大爷顺利出院。 据王波主任医师介绍,下腹正中开放性后入路腹膜前间隙置补片疝修补术,一个切口同时解决双侧疝,是近年疝手术术式一大改进,尤其适合不宜腹腔镜手术,双侧腹股沟疝或复发疝后患者。 

专家科普

更多 >
复旦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