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普外二科完成腹腔巨大肿瘤切除术

时间:2012-12-0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11月28日,普外二科成功为一位患者切除一个重达5斤的腹腔肿瘤。

  患者是一位64岁的女性,家住龙江,平日疏于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直到出现腹部胀痛、直肠压迫症状时,才到医院就医。走了省内几家医院,都因为合并心脏病而不接收住院治疗,老人这才来到我院。

  李刚是患者的主治医生,他知道为患者进行手术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可是,患者对医生的信任让他找不到拒绝的理由。马晓鹏主任带领李刚等医生对患者进行了详细检查。患者出现直肠压迫症状,说明是肿瘤大到了一定程度,患者体重只有48公斤,肿瘤会大到什么程度呢?这个大肿瘤到底长在哪里呢?经过系统检查、会诊和手术前的评估与充分的准备,28日上午为患者进行手术。担任麻醉的是孙?懿副主任,王海宽主任也在手术室里进行技术指导。普外二科主任马晓鹏和病房医生李刚一同为患者进行手术。无影灯下,腹腔被层层打开,腹膜后的巨大肿瘤暴露在视野下,马晓鹏主任和李刚医生小心翼翼地剥离肿物,最后将肿物完整地切除下来,重达5斤多。

  经过三个小时的手术,患者腹腔内的巨大肿瘤被成功切除,普外二科医生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需的职业精神令患者非常感动。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已经出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关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怎么办
邵自强
回答: 高血压性脑出血可通过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止血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通常由长期高血压、脑血管病变、情绪激动、用力过度、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导致出血加重。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同时需要定期监测血压,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 2、降低颅内压 脑出血后常伴有颅内压增高,可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片、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降低颅内压。患者应保持头部抬高15-30度,避免用力咳嗽或排便,以免加重颅内压。 3、止血治疗 对于活动性出血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维生素K1注射液等止血药物。同时需要监测凝血功能,避免使用抗凝药物,防止出血加重。 4、手术治疗 对于出血量大或病情危重患者,可能需要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微创穿刺引流术。手术可以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受压情况。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 5、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训练应循序渐进,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动作。饮食宜清淡,控制钠盐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定期复查血压和脑部CT,遵医嘱服药。如出现头痛加重、意识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协助完成康复训练。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