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日报刊登我院服务下乡情暧人间
时间:2014-02-1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时间:2014-02-1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月9日,农历正月初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白天气温达到零下27度,天气虽然寒冷但浓浓的节日气氛并未消散。街道上零星散落着燃尽的红色炮竹屑,衬着昨夜下的一场雪,显得格外鲜艳 。
13时,一辆白色的120急救车停在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的正门前,内二科护士长邱艳虹、康复科护士马红梅和急诊科护士李春花,将手提彩超机、心电图仪、血压计等仪器搬上车,而随后出来的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孙健轻手利脚地将两大箱药品搬上车,之后副院长李蔷带着医务处主任路春喜、护理部主任唐美静、物理诊断科主任薛宪影、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张磊、循环内科医生纪春丽5个人依次上车。车上这10个人,前几个小时还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现在前后不到10分钟的时间,急救车已经离开医院,向着距离市区35公里的白桦乡白桦村进发!
这支在林区百姓心目中有着极高地位的地区人民医院医疗服务队于1998年成立,老百姓或许记不清每个医护人员的名字,“因为他们是轮流下来义诊”,但他们却知道这辆特别的“疾行医疗”急救车定期都会沿着111国道来到家门口。这些年,医疗服务队义诊上万人次,送到基层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价值15万元。
急救车行驶在通往白桦村的公路上,从车窗眺望,可以看见远处绵延不断的黑青色山丘,覆盖着白色积雪,与天接连,雾蒙蒙一片。车上的人一边忙着各自的准备工作,一边聊天,“这季节是心脑血管病高发期,一会量血压、做心电可要仔细点。”“还要去看看住过咱院的乡亲们,看看他们有啥需要。”“不知道这次带的药品够不够用?”……聊着聊着,唐美静主任突然指向窗外说:“春天到了,5月份达达香就开花了,漫山遍岭,一簇簇,一片片,开得红艳艳。你们来的不是时候,这些灰突突的山那时会彩云霓裳,万紫千红,特别漂亮!”唐美静口中的达达香便是大兴安岭地区有名的“兴安杜鹃”,林区百姓爱极了它。
从没想到“义诊”会是这样一番的热闹场面,急救车开进白桦村中心小学时,三五成群的婆婆阿姨叔叔大爷们早已守在了门前,服务队的医护人员几乎是被簇拥进二楼的一间教室:四张桌子连成一排,其中两张桌子搭起做彩超的台子,另外两张用来做诊台。白桦村的村民三三两两聚集到几位医生面前,于是现场形成了几个圈,围着孙健、张磊看病咨询的,围着薛宪影做彩超的、围着邱艳虹量血压。没有多余的桌子,村民们干脆搭起一排椅子横躺在上面做心电。
34岁的苗丽忠,在外地打工,过年回家正好赶上义诊,“ 在外打工血压一直低,这次正好问问大夫到底啥原因。我把我婆婆也带来了。”苗丽忠指向身后躺在椅子上坐心电的绿袄老人, 老太太时常头疼,心脏也不好。”
躺在一旁做彩超的李芹大娘对记者说:“我坐客车去加格达奇区要9块钱,再打车到地区医院大概6到7块钱,这一来一回近两个小时,还要花费将近30块钱的路费,老实说真不太舍得。”这样最好,地区医院的医生到家门口给看病,省时省钱。”顿了顿,她又说:“这叫方便群众。”一句话惹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
白桦村的热闹暂告一段落,急救车继续前行,开往下一站——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讷尔克气卫生院。在车上孙健自豪地介绍说,“我们医疗服务队短途义诊到加北乡加北村和白桦乡白桦村,长途能到达距离加格达奇300多公里的呼中林业局和韩家园子林业局,地区医院支援基层医疗辐射范围是齐齐哈尔以北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北。”张磊接着说:“基层医疗水平确实有一定限制,老百姓希望我们下来。拿这次白桦村义诊来说,有人明明是血压高引起的头痛,却不吃降压药,偏偏要吃去痛片来止疼。所以我们更希望能在宣教、预防等方面给林区百姓普及医学知识。”
到达讷尔克气卫生院时,排着长队的村民们已经等了一个小时。当捧着常用药品的张磊和马红梅,来到老病号、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王德山家门口时,夜色悄然袭来,半个月亮悬在天边。两人轻车熟路拐进小院,王德山已站在门边迎接她们,问诊,按摩,送药,张磊和马红梅有条不紊地交代注意事项。
当手表指针指向18时40分时,讷尔克气的夜色已浓得化不开,急救车带着医疗服务队准备返程。当夜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0度。
林区百姓觉得只有“达达香”最适合形容这支便民惠民的医疗服务队,因为这支“红杜鹃”敢在冰雪中含苞,敢在冰雪中吐蕊,敢在春寒中绽放,为他们送去温暖,为他们带来春意。
医院动态
健康问答
专家科普
医生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