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一医院

十项细节服务 体现人文关怀

时间:2013-07-0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3年,为深化“关爱患者,从细节做起”文明服务主题活动,我院结合实际,继续推出十条人文关怀细节服务举措,为病人提供温馨便捷优质服务。

  ■病区安装电子触摸屏查询系统,方便病人查询医疗费用、药品价格,以及医院就医信息等,同时,对医务人员服务质量进行满意度测评。

  ■实施住院病人膳食信息化管理。便于膳食科实时了解住院病人膳食情况,保证病人就餐准确率100%。同时也方便了营养师对病人合理膳食的健康宣教,有利于医院成本核算。

  ■志愿者每月为住院病人理发。

  ■设置ICU视频探视室,可预防院内感染,同时方便患者与家属的沟通。

  ■儿科门诊、急诊和病区在同一楼面的“一门式”服务。

  ■各病区为长期卧床病人提供温馨护理防护用具。如:防足下垂康复用具、为烦躁不安住院病人设立防导管滑脱手套及约束用具。

  ■根据各病种,编制健康教育处方,在病区设立宣教栏,方便病人取阅。健康教育处方包括疾病概述、临床表现、预防保健措施、专家提醒和《基本药物制度药品目录》等。

  ■为住院病人设计各种饮食、各类检查宣教彩色卡片,指导病人科学饮食,帮助患者了解各类检查注意事项。

  ■为方便住院病人服药,医院引进全自动片剂分包机,进行封闭式包装,且在透明药袋上注明药名、服法,既安全又环保。

  ■在ICU,添置移动式病人洗头机,方便卧床病人洗发;为高热病人提供降温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适应证有哪些
马晓斌
回答: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适应证主要有严重创伤或大手术需快速补液、长期肠外营养支持、中心静脉压监测、血液透析或血浆置换、化疗药物输注等。 1、严重创伤或大手术 严重创伤患者或接受大型外科手术时,常因失血、体液丢失导致循环不稳定,需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可提供高流量输液通道,满足快速输血、补液需求。该操作通常在麻醉科或重症医学科完成,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导管相关感染。 2、长期肠外营养 胃肠功能衰竭或消化道手术后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需通过中心静脉输注高渗营养液。外周静脉无法耐受高渗透压溶液,中心静脉导管可长期留置并提供稳定输注途径。常见于短肠综合征、重症胰腺炎等患者,置管后需定期维护防止血栓形成。 3、中心静脉压监测 心功能不全、休克等危重患者需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评估血容量状态。通过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入导管可直接测量右心房压力,指导液体治疗。操作时需注意导管尖端位置,避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4、血液净化治疗 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或血浆置换时,需建立高流量血管通路。中心静脉双腔导管可满足血液引出与回输需求,常用置管部位为颈内静脉或股静脉。导管需专用肝素封管维护,防止管腔堵塞。 5、化疗药物输注 某些化疗药物具有强刺激性,外周输注可能导致静脉炎。经中心静脉导管输注可保护外周血管,减少局部组织损伤。白血病、淋巴瘤等需长期化疗患者多选择植入式输液港,降低感染风险。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属于有创操作,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在超声引导下完成。术后应每日评估导管必要性,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液,定期更换敷料。患者活动时避免导管牵拉,出现发热、疼痛等异常及时就医。合理选择导管材质与型号,根据治疗目的确定留置时间,非必要情况下尽早拔除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