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

我院进乡入村开展“服务行动”大型义诊活动

时间:2013-10-1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为积极响应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服务行动”全国大型义诊活动周的通知》精神。10月17日上午,医院抽出精兵强将,组成一支20多人的义诊服务团队,来到窑湾乡沙河村,为村组群众开展免费健康义诊服务活动,此举深得广大农民朋友的热忱欢迎。

  在村委会院内搭起的义诊服务台前,挤满了慕名前来咨询、就诊的男女老少,医院派出的内、外、妇、肿瘤、血液、眼科等10个专科的15名资深专家现场义诊免费服务,忙得不亦乐乎,只见前来就诊的百姓带着CT片、X光片、化验报告单等检查结果咨询专家,眼疾患者在眼科仪器旁排队检查,在妇科、心内科、骨外科、普外科、内分泌科、肿瘤科、肾内科等专家桌前,专家们认真的为他们排疑解难,对症下药,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量血压、测血糖一个接一个,专家们不厌其烦,直到群众寻医问诊结束。

  在当天上午的义诊服务活动中,我院的专家团队共接待当地村民365人次,量血压180人次,测血糖125人次,眼底检查30人次,健康咨询3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多份。

  此外,医院对外联络部在村委会大门前,举办了医院专科特色品牌宣传推介活动,展示了医院27个医疗服务项目,大力宣传了健康科普知识。该院在活动中,集义诊、健康咨询、健康知识宣传于一体,不仅方便了农民朋友,而且传播了日常生活中的疾病预防与保健知识,当地的村干部们说:“此次义诊活动的专家技术精湛,服务到位,令百姓满意,让干部放心。”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宝宝脸上起了脂肪粒怎么办
陈腊梅
回答: 宝宝脸上起脂肪粒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调整饮食、避免过度摩擦、使用温和护肤品、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改善。脂肪粒通常由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角化异常、皮肤屏障受损、遗传因素、维生素缺乏等原因引起。 1、保持皮肤清洁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宝宝面部,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含酒精的清洁产品。可选择无泪配方的婴儿专用洁肤露,清洗后及时用柔软毛巾蘸干水分。过度清洁可能破坏皮肤屏障,每天清洗1-2次即可。清洁时注意观察脂肪粒是否伴随红肿等异常。 2、调整饮食 哺乳期母亲或已添加辅食的宝宝需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泥、维生素E的牛油果泥等食物。避免给幼儿喂食巧克力、油炸食品等可能刺激皮脂分泌的食物。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均衡。 3、避免过度摩擦 给宝宝选择纯棉质地的衣物和寝具,避免化纤材质摩擦面部。洗脸时用按压方式替代揉搓,修剪宝宝指甲防止抓挠。外出时可使用宽檐帽遮挡紫外线,减少紫外线诱发脂肪粒加重的概率。婴儿车安全带等接触面部的部位建议加装软质衬垫。 4、使用温和护肤品 选择不含矿物油、香精的婴儿专用润肤乳,成分以神经酰胺、角鲨烷等修复成分为佳。冬季可选用质地较厚的乳霜,夏季改用轻薄乳液。新护肤品需先在耳后小面积试用,确认无刺激后再全脸使用。避免使用成人护肤品或含致痘成分的产品。 5、遵医嘱用药 若脂肪粒持续增多或伴随炎症,可就医后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或维A酸乳膏改善角化异常。顽固性脂肪粒可能需要专业医疗机构用消毒针头挑除,禁止家长自行处理。用药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观察是否出现皮肤干燥等不良反应。 家长需定期检查宝宝面部皮肤变化,记录脂肪粒的数量和大小变化。保持宝宝睡眠充足,卧室湿度维持在50%-60%为宜。若脂肪粒在2-3个月内未自行消退,或出现化脓、扩散等情况,应及时前往儿科或皮肤科就诊。日常护理中注意不要用手挤压脂肪粒,避免造成继发感染或留下疤痕。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