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

血压高竟然是肾动脉在作怪

时间:2013-04-2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葛洲坝中心医院肾内科成功为一例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一周患者高血压及肾功能明显改善,为此我们特专访了肾内科主任李明主任。

  通过李主任我们了解到该女士今年45岁,自1997年开始就一直为高血压、血尿蛋白尿困扰着,而且血肌酐还不停地升高,寻访过多家医院,一直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多次被医院要求做肾活检,为此陈女士一直犹豫不决,今年查血肌酐上升到246mmol/L,同时伴有血压升高,一直170/110mmHg以上,曾口服4-5种降压药控制不理想,血压依然在150/90mmHg左右,2013年3月收入葛洲坝中心医院肾内科,住院期间查B超:双侧肾动脉彩超示:右肾体积缩小,右肾动脉阻力指数减低,左肾动脉血流速度减低,双肾动脉主干未见异常,颈动脉斑块形成,行双肾动脉CTA:双肾动脉开口狭窄约80%,右肾分泌功能减低。经DSA造影术,显示双侧肾动脉狭窄,并完成支架植入术,手术前后DSA显示见图。

  双侧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一周,患者血压逐渐控制理想,并且逐渐停用降压药,后血压仍然维持在110/70mmHg左右,复查肾功能血肌酐由246mmol/L恢复到128mmol/L,也较前明显好转,血尿蛋白尿消失。

  李主任指出:肾动脉狭窄是临床上较易见的一种疾病,但是临床上易误诊,特别是不能仅仅靠肾动脉B超排除肾动脉狭窄诊断。葛洲坝中心医院肾内科在该病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些信号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可以为我们早期诊断该病,这些线索是:一、高血压伴下述一种情况:1、大于50岁的患者发生的高血压,又无高血压家族史者。2、原血压正常或血压控制良好者出现了中度-严重的高血压3、经3种降压药物足量、正规治疗后仍难以控制的高血压。4、高血压患者应用利尿剂后血压反而升高5、腹部血管杂音。二、肾功能损害伴下述一种情况:1、有或无高血压者出现了不能解释的肾功能坏转。2、应用卡托普利、洛丁新等ACEI类药或代文、氯沙坦钾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后出现的急性肾衰竭。三、反复发作的肺水肿或不能解释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四、存在全身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

  李主任也指出,不是每个病人都适合手术治疗,行综合评价后,也可行我科特色性的内科治疗,鼓励有以上特征的病友到葛洲坝中心医院肾内科咨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白喉性心肌炎怎么治疗
郝盼盼
回答: 白喉性心肌炎需采取抗毒素治疗联合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心功能支持。主要治疗方式有白喉抗毒素中和毒素、青霉素或红霉素清除病原体、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心电监护监测心律失常、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 1、抗毒素治疗 白喉抗毒素是治疗白喉性心肌炎的核心药物,能特异性中和血液中游离的白喉外毒素。早期足量使用可阻断毒素对心肌细胞的损害,需在发病48小时内完成注射。使用前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静脉给药。该治疗需在医疗机构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 2、抗生素治疗 青霉素注射液或红霉素片可有效杀灭白喉棒状杆菌,消除感染源。青霉素需连续使用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阿奇霉素分散片。抗生素治疗能阻止细菌继续产毒,但无法逆转已造成的心肌损伤,故必须与抗毒素联合使用。 3、心脏支持治疗 绝对卧床休息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持续心电监护能及时发现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出现心力衰竭时可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减轻心脏前负荷,必要时使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增强心肌收缩力。 4、糖皮质激素应用 对于重症心肌炎伴明显炎症反应者,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抑制过度免疫反应。激素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通常与抗毒素、抗生素同步使用3-5天。用药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和血糖水平,警惕继发感染风险。 5、并发症管理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需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室颤发作时立即电除颤。合并感染性休克需快速补液并使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恢复期应限制体力活动3-6个月,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评估心肌修复情况。 患者需住院治疗至心肌酶谱恢复正常,严格卧床期间保持下肢被动活动预防血栓。恢复期饮食宜低盐、高维生素,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密切观察有无胸闷气促加重等心力衰竭征兆,所有药物治疗均须在心血管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