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五官党支部开展社区义诊活动

时间:2014-06-1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通讯员 王军令/文 危晓青/图)6月17日上午,为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由五官党支部牵头,联合皮肤科、内科、外科等部分专家至?亭区古老背街道桐岭社区居委会开展义诊活动。

  上午八时,王平副院长等专家一行准时到达社区居委会,居民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已排好了长长的队伍,专家们马上投入到居民的诊疗活动中。医护人员在现场免费发放了活力碘、医用棉签、健康知识宣传单等,并耐心为居民讲解疾病预防知识。家住桐岭社区八组一位老婆婆,因患高血压导致右体偏瘫,老伴用三轮车将老婆婆载到现场。医护人员迅速来到三轮车旁,为老婆婆检查身体,并现场为老婆婆指导用药和日常饮食禁忌。由于老婆婆行动不便,医护人员只能蹲在三轮车旁为老婆婆测量血压和检查。前来看病的多为当地老年居民,他们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及时去医院做检查和治疗,通过义诊居民们都清楚地了解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使他们能够尽早发现和预防疾病。

  这次义诊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赞赏,得到了群众及当地领导的认可。本次义诊不仅扩大了医院的美誉度,同时树立了医院党组织良好的社会形象。活动后王平表示,医护人员到社区来的次数少了,今后要多开展这样的活动,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关爱和照顾。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妇科成功举办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科教科供稿)2014年8月2日,由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妇科举办的省级继续教育项目“2014年妇科疾病诊疗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在宜昌均瑶锦江国际大酒店举行,来自武汉及宜昌市内各县市妇科专家及医护人员两百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三峡大学仁和医院妇产科主任王俊杰博士主持。艾文兵院长在开幕式上作精彩致辞。 在学习班上,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刘义教授、湖北省人民医院许学先教授、三峡大学仁和医院雷小敏教授等受邀专家分别作了题为《异常子宫出血的规范化治疗》、《围绝经期激素补充治疗及保健》、《盆底障碍性疾病治疗策略》等精彩的专题报告,妇科内分泌、肿瘤、盆底重建等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会场座无虚席,学术交流精彩,讨论氛围热烈。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将对提高宜昌妇产科医生在妇科内分泌疾病、妇科肿瘤以及盆底障碍性疾病的诊治理念、规范化治疗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蚊虫叮咬皮肤过敏的缓解方法有哪些
陈腊梅
回答: 蚊虫叮咬皮肤过敏可通过冷敷、外用药物、口服药物、避免搔抓、预防叮咬等方式缓解。蚊虫叮咬过敏通常由蚊虫唾液中的蛋白质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表现为红肿、瘙痒等症状。 1、冷敷 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缓解瘙痒和肿胀。使用干净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的纱布,敷于叮咬处5-10分钟,每日重复3-4次。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婴幼儿需在家长监督下进行。 2、外用药物 炉甘石洗剂可中和蚊虫唾液酸性物质,缓解瘙痒;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能抑制局部过敏反应;复方薄荷脑软膏通过清凉感减轻不适。涂抹前需清洁皮肤,避开破损处,儿童使用需遵医嘱。若出现刺痛或加重红肿应立即停用。 3、口服药物 氯雷他定片通过阻断组胺受体缓解全身过敏症状;西替利嗪滴剂适用于儿童过敏性荨麻疹;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对持续性瘙痒效果较好。需注意嗜睡等副作用,驾驶或高空作业前避免服用,肝肾功能异常者应调整剂量。 4、避免搔抓 搔抓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继发感染,可能引发脓疱疮或蜂窝织炎。修剪指甲减少抓伤概率,夜间可佩戴棉质手套。若已出现抓痕,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婴幼儿患者家长需密切观察叮咬处变化。 5、预防叮咬 穿浅色长袖衣物减少皮肤暴露,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蚊剂时避开眼周和伤口。室内安装纱窗,清除积水容器杜绝蚊虫滋生。户外活动后及时洗澡更换衣物,过敏体质者可预先服用抗组胺药物。孕妇及婴幼儿应选择物理防蚊方式。 蚊虫叮咬后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加重炎症反应。过敏反应持续48小时未缓解或出现发热、淋巴肿大等症状时需就医。易过敏人群夏季可常备抗过敏药物,但须注意药物保存条件及有效期。日常增强体质锻炼有助于降低过敏反应强度,维生素B1口服可能改变体味减少蚊虫吸引力。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