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人民医院

写在十堰市人民医院医技内科大楼试运行之际(中)

时间:2014-07-3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勇攀新“高” 再谱辉煌●写在十堰市人民医院医技内科大楼试运行之际(中)

  让山区患者也能享受健康云服务

  云服务,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系基于“云计算”技术,实现各种终端设备之间互联互通的信息技术。健康云服务,指通过网络的高度智能化、信息化、模块化、便捷化,使病人得到快捷、舒畅的医疗保健、健康指导等一系列贴心服务。

  今天,这一先进的管理服务模式,在十堰人医即将投入使用的医技内科大楼中成为现实。

  作为十堰人医精心打造的智能楼宇代表,该大楼在建设之初,就超前规划设计,信息化元素无处不在。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大楼融“云计算”、“云存储”“云浏览”、“云查询”、“云支付”等终端应用于一身,拥有海量存储、远程控制等众多应用优势,使地处鄂西北山区的十堰及周边广大群众,也能享受到少数大城市医院才能提供的健康云服务。

  走进该大楼,你会发现从内到外科技感、现代化十足。各病房门口全部为电子显示屏门牌、病床头设备带上集成有电子床位号;每层病区都有一个触摸式查询屏,通过该智能导诊系统,可以清晰的看到整幢大楼的布局图和每层楼的平面布局图,从而对所处位置和要查询的地方一目了然,避免就诊时因路线不熟而来回奔波。应用该系统,还能清晰了解各专科医生和护士的信息,病人可主动选择自己信任的医生、护士。如需探视病人,也可通过该系统查询到患者所在病房和病床号。

  医院将移动医疗、移动输液、移动查房、移动护理等智能化健康云服务真正应用到诊疗的每个环节。通过医院官网或微信平台,病人可不出家门实现网上预约挂号,避免了来院排队挂号难题;通过应用移动医疗服务平台,“三高”等常见病患者不用来院排队挂号,只需在电脑或手机上简单操作一番,相关数据就会通过终端上传到医院健康服务平台,专职医生可立刻通过短信或电话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体检后,群众可在家上网通过该服务平台,直接查询到体检结果并可就不明之处在网上向有关专家咨询,而无须来院奔波。

  除了慢性病、体检的管理外,患者从初次来院就诊时的所有信息,如X光、CT等检测结果,将在医院云存储平台全部保存,并自动建立详细的医疗信息数据库和电子健康档案,患者无论何时来院就医,只要一刷医保卡或输入相关信息,其既往病史及就诊信息就会全部显现出来,从而给医生提供详尽的诊断参考,更可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减轻就医费用。

  为提高输液效率和安全性,医院全市首家引进移动输液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等候输液的患者会分到一个条码。输液时,护士通过随身PDA(掌上电脑),读取患者条码信息,并与输液袋所附条码信息校核,确认无误后开始输液,从而有效杜绝了发错药、打错针的医疗差错发生,使医疗安全得到高效保障。更妙的是,该系统还具有无线呼叫功能,患者需要接瓶、拔针或有不适,只需按输液椅旁相应的呼叫器,护士的“掌上电脑”上即刻显示出需要接瓶服务病人的座椅号、方位、病人姓名等信息,引导医护人员迅速识别患者身份并解决问题,既减少了病人输液的等候时间,也为患者输液增加了一道安全防线。

  以往,医生查房时总是抱着厚厚的病历夹,一床一床地挨个看,开医嘱时需先在记录本上记录,回到办公室后再录入信息系统。如今,在十堰人医医技内科大楼里,应用移动查房系统后,医生在为患者查房时,只需推着移动查房车,患者所有的病史资料、住院情况、病情记录、用药情况、各种检查结果等均可随时网上调阅,并可直接在电子系统上开医嘱、写病历,完成各种医疗文书,使病历信息得到及时更新。

  护理人员也可以利用该系统实时查看核对病人的基本信息,并以显著的方式表明病人的护理等级、病情状况以及是否发烧、欠费、手术等相关信息。通过该系统,在病人床边动态采集记录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各项指标,实时传送至服务器进行处理,让医护人员在查房时通过系统获得病人完整的诊疗信息,极大提高了诊疗准确率,提高了工作效率。(马婷婷) 

医院动态

更多 >

医技内科大楼启用见闻录③:智能化服务让关爱更体贴

人性化 专业化 信息化 市人民医院医技内科大楼智能化服务让关爱更体贴 “环境绿色环保化、设施智能人性化、服务温馨专业化”,成为十堰市人民医院医技内科大楼投入使用以来,患者朗朗上口、称赞最多的三大特征。 提到医院病房,大多数人脑海里都会出现“过道加床的拥挤、各种‘呼声’的嘈杂”。而走入市人民医院医技内科大楼,则让人如沐春风、神清气爽——雅静明亮的病区外貌、宽敞通透的病房内景,和煦温暖的医护微笑、怡然自得的住院患友、忙而不乱的幽雅氛围,“很养眼、很舒心,第一印象就让我们少了烦躁,心情瞬间就沉静下来,都怀疑自己走错了,不是到了医院而是到了某个星级宾馆。”住在老年病科的谢阿姨高兴地说。 说到这儿时,房间的灯光忽然自动调节了亮度,原来这是该大楼安装的新式环保节能的照明灯,根据一天中时差变化导致的环境明暗而自动调节最佳亮度。“空调的冷热和新风的排换也都是这样智能控制的呢。这既能让我们病人享受到最好的空气和温度,听说还好节能的呢!”谢阿姨兴奋地说道。 而新大楼的“移动护理”、“移动查房”这样的新名词更是让患友新奇不已。在消化内科住院的小李病床前,笔者亲眼目睹了这两项智能信息化服务的过程:只见管床护士首先通过掌持PDA(个人掌上电脑),对小李手腕上的特殊腕带进行扫描,自动输入患者个人信息,很快小李的病历、医嘱等信息立马从系统自动更新至PDA上,并进一步自动更新至小李病床的床头分机、病房的门口分机上(更新时间大约为12秒),大大节省了护士手工书写床头卡、病员卡的时间。同时,护理人员还将每天给小李进行的生命体征采集信息及相关文书书写也及时输入PDA、并回传至系统,让医师能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而制定相关医嘱。护士则通过PDA查询小李病历、医嘱、报告单等,进行医嘱核对;输液的时候,将输液袋子上的条码跟小李手腕上的条码再次核对以确保输液安全。另外,系统还将住院须知、护理宣教、费用清单等信息及时发送到小李所在的床头分机上。“以前仅这些一个一个地告知病人,都要花费护士们不少宝贵时间,而现在‘机器’上的自动告知简直详细得不能再详细了!我们看着方便,护士们也从这种繁琐中解脱出来,把节省的宝贵时间更好地用在对我们病情的护理上,真的非常好。” 而在对小李进行的“移动查房”中,再也看不到医生们抱着厚厚的病历夹子的模样,通过一部轻巧的PDA,医生在床边就完成了医疗文书记录和医嘱,执行上级管床医生的医嘱也在这里分分钟搞定,全部工作省时又省力。而装在推车上的移动心电图设备,把检测到的小李的心功能情况直接发送到医院心功能室;很快,心功能室又把相关分析返回到医生PDA上,为小李的下一步手术确定再次节省了大量时间。 “我的床头分机上,很清晰地告知了我准备手术的时间,以及手术前这两天我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太给力了!而且,早上它能定时开启,晚上还有定时关闭功能,咱可以不受干扰地睡个美觉啦。”特别注重保护个人隐私的小李说完拉上病床周围的”U型”隔帘,调皮地说:“瞧,谁也看不见我了,现在是属于我个人的私密空间了。” 据该院信息管理处主任李波介绍,医院新大楼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在积极引导患者参与治疗、提高服务满意度的同时,也必将大力提高医院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医学科研、教学,减轻医护人员各类事务性工作的劳动强度,使医护人员能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服务于患者。(石志凤)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