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县医院

骨二科成功完成我院首例股骨头坏死介入治疗

时间:2014-06-1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在我院骨二科成功完成介入治疗,患者目前感觉良好。

  患者,男,50岁,左侧髋关节疼痛半年,下肢酸胀,行走一段路后疼痛加重,为求医来院骨二科治疗,检查结果显示左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二期,刘捍东副院长及骨二科常务副主任张冰看过病人及阅片后,经过慎重考虑,认为介入治疗可行,手术在DSA下如期进行,穿刺右侧股动脉,在导丝的指引下将微导管超选送到左侧股骨头供血动脉,造影,显示供血动脉近端狭窄,血流速度慢,将溶栓、扩血管、改善循环的药物通过注射泵直接注入到供血动脉内,再次造影显示近端血管狭窄改善,血流速度加快。再给予左侧股骨头髓芯减压。患者手术后第二天,左侧髋关节疼痛即有缓解,术后五天明显缓解,现疼痛基本消失,无不良反应。

  股骨头缺血是导致坏死的主要发病机理,因此,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无菌性骨坏死,根本治疗方法是改善股骨头内的血液供应,从而促进死骨吸收、新骨形成、防止和纠正股骨头塌陷。介入治疗是介于保守和手术疗法之间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为其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渠道,将溶栓、抗凝、血管扩张药及中成药等直接注入旋股内、外动脉及闭孔动脉等股骨头供血动脉,从而达到疏通股骨头微循环,改善局部血供,促进新骨生长,修复坏死股骨头的目的,创伤小,效果好。

  DSA介入融通疗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六大优势:

  1.效果显著,安全可靠:采用国际先进的“DSA介入融通疗法”摆脱了传统手术的痛苦,解决了传统治疗方法的种种弊端,大大缩短了治疗疗程,并且具有非手术、无创伤、安全可靠、效果显著等众多优势,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值得广大患者信赖。

  2.微创设备,定位精确:郧西县人民医院介入中心DSA介入融通疗法”采用“GE血管造影系统 ”,是医院高精尖医疗设备,精确定位,精确治疗,对正常组织损伤小 ,突出的特点是微创,创伤小:皮肤创口仅为2mm左右,患者痛苦少。 且整个过程均在可视的情况下进行,安全可靠。

  3.微创伤 ,全程无痛:无切口、创伤小、只有米粒大、伤口愈合后,基本上不留疤痕、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与操作简便等,局部麻醉,患者在介入术中,感觉不得疼痛。

  4.疗程短,康复快:一般只要30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DSA介入。 通常在介入后12小时可正常活动,则恢复快!对那些年老、体弱的患者尤其适用!“DSA介入融通疗法”目前医疗界非常推崇的治疗方法。

  5.适用范围广,无并发症:DSA介入融通疗法适合于任何一种类型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不受季节影响,无任何并发症状,对年老,体弱的患者尤其适用。

  随着介入技术在我院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治疗的范畴在不断扩大,各种肿瘤血管疾病在适应症范围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和控制,近期我院骨二科顺利完成了我院首例股骨头坏死的介入治疗,为广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能够健步行走打开了一条康庄大道。

医院动态

更多 >

普外一科亲情关爱一关防乡五保老年病人

7月30日下午,从关防乡来了一位老人六十多岁的五保老人祝某普外一科。入院时老人弓着身子、手捂着肚子,表情很痛苦。值班医生积极耐心地为老人检查完身体,边询问患者病史边安慰老人:“老辈子,别担心,别害怕,。”很快医生就做出诊断,老爷爷得的是左侧腹股沟嵌顿性斜疝,要立即做手术。由于老人是五保户没有家属陪护,医生经过和医务科沟通后,由副主任陈敬根和管床医生汪渝为老人急诊做了左侧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松解、坏死小肠切除、肠吻合术,手术很成功,术后病人生病体征很稳定。 住院期间,老人无人照看,生活无法自理,管床护士阮莹每天为其擦洗身体,剃胡须,接大小便,科室护士们还从家里带来了衣服为他换上,护士长李婷婷经过多方联系到了患者所在的村主任,做了很多沟通工作,使村委会为其交付了一部分住院为费用。管床医生汪渝也是为患者买来三餐。经过一个星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老人已康复,于昨日被村委会干部接其出院。 临出院时老人脸上满是笑容,似乎还有不舍,就连同病房的人都说“这老爷子估计这辈子都没穿过那么好的衣服,享受过这么好的待遇。”此时老爷子更多的是满眼泪花。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如何自己清理粉刺
聂小娟
回答: 清理粉刺可通过清洁皮肤、热敷软化、消毒工具、轻柔挤压、消炎护理等方式操作。粉刺多由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 1、清洁皮肤 使用温和的氨基酸洗面奶清洁面部,水温控制在35-37摄氏度。清洁时避免用力揉搓,重点清洗额头、鼻翼等皮脂腺密集区域。清洁后可用一次性洁面巾按压吸干水分,减少细菌残留。油性皮肤可每周使用1-2次含水杨酸的洁面产品,帮助溶解角质栓。 2、热敷软化 用40摄氏度左右的热毛巾敷在粉刺部位5-8分钟,蒸汽熏蒸也可达到类似效果。热敷能使毛囊口角质层软化,促进皮脂排出。热敷后皮肤处于毛孔舒张状态,此时清理效果较好。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屏障。 3、消毒工具 清理前需用75%酒精棉片消毒粉刺针两端,待酒精完全挥发后再使用。未消毒的工具可能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带入毛囊。操作时保持手指清洁,可佩戴一次性医用手套。使用后再次消毒工具,避免交叉感染。 4、轻柔挤压 用粉刺针圆环端垂直轻压粉刺周围皮肤,力度以皮肤微微发白为宜。出现白色脂栓后,用消毒棉签横向滚动清理。禁止指甲直接挤压或过度用力,可能导致真皮层损伤形成痘坑。若粉刺未松动则停止操作,避免反复刺激。 5、消炎护理 清理后立即涂抹夫西地酸乳膏或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红肿明显的粉刺可点涂过氧苯甲酰凝胶,夜间使用阿达帕林凝胶调节角质代谢。后续3天内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做好物理防晒。出现持续红肿疼痛需及时就医。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控制高糖高脂饮食摄入。油性皮肤建议选用含锌或烟酰胺的控油护肤品,每周使用1-2次清洁泥膜。注意避免频繁用手触摸面部,枕巾应每周更换消毒。若粉刺反复发作或伴有囊肿结节,建议到皮肤科进行专业治疗,不要自行处理深部炎症性痤疮。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