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中心医院

“小沟通”解决“大问题”

时间:2014-07-1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小沟通”解决“大问题”

  襄阳市中心医院护理工作实行全方位沟通成效显著

  本报讯(通讯员 姚敏)20余场沟通协调会,500余人参与其中,从护理团队的自身沟通到积极的外部沟通,沟通对象涉及到护理管理者、骨干护士及普通护士,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及职能科室,2014年上半年,襄阳市中心医院护理工作实行全方位沟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临床调研中,襄阳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发现,手术科室与麻醉科、手术室在手术病人交接的细节上存在部分问题,有一定的医疗安全隐患。护理部在完成前期调研等基础工作后,6月底,再次组织医务处、麻醉科、手术室及19个手术单元召开了“医护手麻沟通协调会”,针对共同关心的13个问题进行认真商讨,并达成了共识,形成了规范。

  而类似这样的沟通会,该院护理部半年来已组织召开了20余次。他们分别召开内科片、外科片护士长沟通会,解决她们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举行新上岗一年内护士长座谈会,倾听她们的心声,帮助她们减轻管理工作中的压力,并邀请经验丰富的老护士长进行现场答疑、实战支招;骨干护士、本科生护士、教学组长的沟通会,则激发了护理队伍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唤起她们内心的追求。

  除进行护理团队的内部沟通外,该院护理部还十分重视护技、护勤等外围的协调工作。护士与医技科室人员接触比较频繁,当工作中存在不同意见时,应主动协商,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通过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技关系,使他们团结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准确而及时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后勤部门的工作性质是为医院的各个部门服务,建立良好的护勤关系,则能使后勤更好的配合临床,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襄阳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杨志敏介绍,“沟”是手段,“通”是目的,看似平常的“小沟通”解决的可能是事关患者利益的“大问题”。该院护理工作全方位的沟通协调,为护理队伍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也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升。

医院动态

更多 >

襄阳市中心医院为2岁患儿完成腹腔镜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

襄阳市中心医院为2岁患儿完成腹腔镜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 本网讯(通讯员 王许明)近日,襄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成功为一名年仅2岁患儿,实施了“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手术”,这也是襄阳市接受此类手术的最小患者成功案例,标志着襄阳市中心医院腹腔镜微创技术已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患者为2岁小女孩,家住南漳城关镇,因上腹疼痛、恶心呕吐三天在外院就诊,行CT检查提示为先天性胆总管扩张,建议手术治疗。患儿父亲希望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经多方打听了解到襄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具有丰富的腹腔镜下微创手术经验,随即慕名来到该院普外科住院治疗。 入院后,经过完善相关检查,以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普外科主任廖晓锋教授、副主任医师张剑为患儿实施了“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性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术中将囊肿完整剥离切除取出,并行了胆肠吻合,手术历经3个多小时顺利完成。术后,经过普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患儿的肝功能恢复到了正常水平,近期已康复出院。 据襄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剑介绍,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如果病情拖延时间较长,可能导致胆管结石和肝功能受损,甚至癌变。在手术选择方面,能选择腹腔镜微创手术为最好,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手术创伤,患儿术后恢复也很快,术后伤口美观。但2岁患儿接受胆总管囊肿手术却属于高难度手术,不仅手术操作空间狭小,而且因为胆总管毗邻肝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门静脉,十二指肠、胰腺等重要血管、器官,损伤任何一个组织都会导致术后恢复不顺利,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此外,要完成腹腔镜下肝总管空肠的精细吻合,手术医生必须有丰富的开放手术经验及并发症的处理经验,同时还需具备熟练的镜下操作技术,这是开展此项手术的基础。 作为全市最早开展腹腔镜技术的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在腹腔镜微创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普外科开展全腹腔镜下胃肠肿瘤切除、肝切除、胰腺肿瘤联合或保留脾脏切除、门脉高压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巨脾切除、小儿巨结肠根治术,以及腔镜甲状腺手术等一系列复杂腔镜手术均获得成功。此次为2岁幼儿开展腹腔镜手术,还是极具挑战性的首次,目前湖北省内也仅少数几家大医院才能完成如此高难度手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心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高云
回答: 心痛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胃食管反流病、肋间神经痛、焦虑症、心肌炎等原因引起。心痛通常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烧灼感或针刺样疼痛,可能伴随心悸、呼吸困难、反酸等症状。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能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活动后胸痛、胸闷。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改善心肌供血。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控制体重。 2、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可能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腹内压增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骨后烧灼痛、反酸。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抑制胃酸。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 3、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可能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胸椎退行性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沿肋间隙分布的刺痛。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营养神经。局部热敷有助于缓解症状。 4、焦虑症 焦虑症可能与遗传、长期压力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前区闷痛伴濒死感。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劳拉西泮片等药物调节情绪。建议通过深呼吸训练、正念冥想缓解症状。 5、心肌炎 心肌炎可能与柯萨奇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性胸痛伴发热。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等药物保护心肌。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 出现心痛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保持安静,记录疼痛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避免摄入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戒烟限酒。若疼痛持续超过20分钟或伴随冷汗、晕厥,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日常定期监测血压、血脂,控制基础疾病。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心电图检查,40岁以上人群可增加冠状动脉CT筛查。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