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我院在全市率先开展首例保胆取石术

时间:2014-07-2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一)新娘想怀孕,结石成心病

  5年前,沙市区21岁王女士在一次体检中查出患有胆囊结石。好在结石不大,也无不适感,故没有多管。

  今年6月,王女士携手男友步入婚姻殿堂。为了生下一个健康宝宝,夫妻两人计划:各自做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同时戒烟限酒、加强身体锻炼,改掉喜欢熬夜、饮食无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半年后,等双方将身体调整到了最佳状态,再实施“造人计划”。

  不久,王女士的体检报告出来了,提示其胆囊内长有一颗1.5厘米X1.5厘米见方大小的结石。与5年前相比,结石越长越大。更让王女士担心的是,医生告诉她,治疗胆囊结石的最好方法就是手术切除整个胆囊,且今后不会复发结石。如果此时不做手术,怀孕后可能会突发急性胆囊炎,反复的抗炎治疗和饮食限制会对婴儿产生巨大影响。想到宝宝的健康安全,王女士坚定了“先治疗,后怀孕”的念头。

  (二)切胆取石术,让她很纠结

  王女士打算先治好胆囊结石,然后再怀孕生子。可是,她去了好几家医院询问,得到的结果都是:要治疗胆囊结石,必须切除整个胆囊。由于整个胆囊都已切除,以后再也不会长胆囊结石了。

  胆囊具有储存胆汁、浓缩胆汁、分泌粘液、消化吸收脂肪等重要生理功能。专家认为,胆囊结石的形成主要与胆汁中胆固醇、卵磷脂、胆汁酸三者之间的相对浓度有着密切关系,当三者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浓度时,结石就不易发生,而当三者打破了这种平衡状态,结石也就容易形成。

  为了取出一个小小的结石,要将整个胆囊切掉,王女士觉得付出的代价也太惨重了。而且,王女士通过上网查资料获知,切除整个胆囊后,会出现消化不良等一系列后遗症。而如果不切掉胆囊,结石复发率又很高。保胆还是不保胆?这让王女士感到十分纠结。

  (三)保胆取石术,患者新福音

  有没有一种很好的方法,既能取石,还能保胆,并且复发率较低?经过四处打听,王女士得知,荆州二医能够开展保胆取石术,遂慕名前往求诊。

  今年7月9日,王女士入院在我院普外一科。经过一系列检查,王女士的胆囊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完全可以选择保胆治疗。7月11日,荆州二医普外一科主任张彦、副主任胡凯两人密切配合,为王女士施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三孔法微创保胆取石术。在脐下打一个10毫米小孔,用于放置腹腔镜;在剑突下打一个5毫米小孔,作为辅助操作孔;在肋弓下打一个5毫米小孔,用来放置胆道镜。手术只用了25分钟,就成功取出结石。术后6小时,王女士就下床行走,第二天可进流食,术后第三天即痊愈出院。

  普外一科副主任胡凯称,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约为10%。100多年来,对于该病的治疗,都是切除整个胆囊,虽然病人的胆石症解决了,但术后却给患者留下了诸多后遗症,导致生活质量降低。很多年以前,也有外科医生尝试过保胆取石术,但因结石复发率过高,而饱受诟病并被淘汰,切胆取石术遂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胡凯说,其实,保胆取石术的复发率极低,过去之所以有此误解,是因为那时医疗技术较落后,未能将结石清除干净,误以为是结石复发。在保胆取石手术中,只要将腔内结石、壁间结石、胆囊管结石、黏膜微小结石等部位的结石全部检查清楚并彻底清除干净,其结石复发率非常低。

  保胆取石术中,首先要求病人的胆囊仍具有正常功能,如果功能已经丧失,保胆也就毫无意义。其次是要求胆囊管必须畅通,否则,浓缩的胆汁无法正常进入胆总管,胆囊底缝合处可能裂开,从而出现胆瘘。其三,术中一定要将所有的结石清除干净,以免日后复发。第四,胆囊底要缝合良好、无渗漏,并用可吸收线来缝合,用普通线缝合可能会再发结石。术后,患者还要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早上不过早等,还要服用利胆药物,同时尽量不要吃大油大荤。

  胡凯说,切胆取石术与保胆取石术,在费用上相差无几,但保胆取石术更具优势,一是保留了胆囊这一重要器官,二是出院快,一般术后三天即可出院。

  据了解,这是荆州二医首次开展保胆取石术,也是荆州市首例保胆取石术。该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展,将为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等胆囊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佳贝敬老志愿服务队”开展为老服务活动

从今年“五四”青年节纪念大会上我院“佳贝敬老志愿服务队”启动至今,服务队已经为中山路老年科服务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期间,服务队的20名志愿者按照排班,每周一、三、五上午来到病区,陪有需要的老年患者读报纸、聊天、散步等,让他们倍感温馨。 志愿者们初到病区,部分老年患者并不接受,当志愿者询问他们需要什么帮助时,他们生硬地说:“我只想好好休息”。后来,通过志愿者耐心地与他们沟通、交流,他们终于放下了戒备心理,打开了话匣子,开心地跟志愿者们聊天,请志愿者帮忙读报纸、扶他们上卫生间等。遇到没有志愿者服务的日子,老人们还会失落地问:“今天志愿者不来陪陪我了吗?”有的老人出院的时候对护士长说:“你们这里真不错,不但医生和护士关心我,志愿者们也对我好,下次病了,我还来!” 据悉,“佳贝敬老志愿服务队”下一步将吸纳更多的院内、院外志愿者,进一步扩充服务队伍,同时在针对老年患者的健康指导、功能康复、心理疏导和生活护理等方面提供帮助。 附:首批“佳贝敬老志愿服务队”人员名单 肝一:盛蓉(队长)、吴双 外五:敖慧、刘漾、聂青、孔晨 保卫:冯文 肝二:程瑞、肖遥遥 妇二:冯杨 内二:陈丹萍、张琳 ICU:张娟媛 儿二:张玮、腾弥瑶 导诊:陈林 内一:何彩、高梦茹 妇一:郭欣梅 急一:阳文平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孩子第一次来月经几天
冷启刚
回答: 孩子第一次来月经一般持续3-7天,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初潮月经周期可能不规律,经量通常较少,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初潮持续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多数女孩首次月经持续3-5天,经血颜色呈暗红色或鲜红色,可能伴有轻微腹痛或腰酸。部分女孩因子宫内膜脱落速度较慢,可能持续5-7天,但每日经量较少。青春期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可能导致经期延长或缩短,若未超过7天且无大量出血,通常无须特殊处理。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选择透气棉质卫生巾,每2-3小时更换一次。避免剧烈运动或接触冷水,可适当热敷腹部缓解不适。 若月经持续超过10天、单日经血量浸透卫生巾超过6片,或出现严重头晕、乏力等症状,需警惕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长期经期紊乱可能影响血红蛋白水平,导致缺铁性贫血。家长应记录孩子月经周期、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及时就医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初潮后1-2年内周期不规律多为正常现象,但持续异常需通过性激素六项、盆腔超声等检查明确原因。 初潮期间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生冷辛辣刺激,保证每日饮水量。心理上需给予正向引导,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月经生理意义。若出现痛经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禁止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调节周期。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