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县医院

县人民医院成功救治8月龄脑外伤患儿

时间:2014-07-0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半月前,一名因脑外伤病危的8月龄男婴小子轩,经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实施开颅手术后奇迹般地康复了。6月13日是小子轩出院的日子,小子轩父母一大早就来到神经外科医生办公室,满怀感激地紧紧握着王刚主任的手,感谢王主任及全体医护人员给了他们的儿子第二次生命。

  5月29日,小子轩脑外伤伴发热被送来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救治,值班医生发现小子轩精神差,左侧瞳孔变大,光反射迟钝,急查头部CT,确诊为左侧颞顶部硬膜外血肿。患儿必须立即手术治疗,否则将性命不保。给8个月大的婴儿做开颅手术,对神经外科医生来说是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此低龄开颅手术患者在该院为首例,在全国各医院也相当少见。

  婴儿免疫力低下,术后围手术期管理是个难题;术后如果出现功能障碍,将给孩子身心造成严重影响;患儿血容量低,少量出血即可造成严重的休克反应;婴儿颅骨薄,要尽可能减少创面,达到最佳美容效果等等。面对一系列难题和挑战,神经外科王刚主任迎难而上,在征得家长同意后,第一时间确定了最佳手术方案。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当天晚8点,王刚主任等就给小子轩实施颅部血肿清除术,麻醉插管、输血、设计切口、消毒铺巾、控制输液、切开头皮、钻孔、止血……手术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3个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术后神经外科成立护理专班,实行24小时严密监护。在神经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术后小子轩瞳孔即恢复正常,精神食欲也一天天好转,术后第7天小子轩脱离生命危险,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术后14天小子轩即康复出院。(胡跃云)

  (责任编辑:京山县人民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如何判断乳汁是否充足
冷启刚
回答: 乳汁是否充足可通过婴儿体重增长、排尿排便情况、哺乳表现等综合判断。主要观察指标有婴儿每日尿量6-8次、体重每周增长150-210克、哺乳后满足感、乳房胀满感等。 1、体重增长 婴儿出生后10天内应恢复至出生体重,之后每周体重增长150-210克为正常范围。家长需定期使用同一体重秤测量,选择晨起空腹时记录。若连续两周增长不足100克,可能提示乳汁摄入不足。此时可增加哺乳频率至每日10-12次,并观察哺乳时吞咽动作是否明显。 2、排尿次数 足量哺乳的婴儿每日排尿6-8次,尿液呈淡黄色或无色。家长需记录24小时内更换的湿尿布数量,若少于6片或尿液呈深黄色,需警惕摄入不足。新生儿出生后第4天起尿量应明显增加,母乳喂养初期可配合观察尿结晶是否消失。 3、排便性状 母乳喂养婴儿每日排便3-4次,便质呈黄色糊状。满月后可能转为数日一次,但便量多且松软仍属正常。若排便次数持续减少且便干硬,或出现绿色泡沫便,可能与乳汁不足有关。家长需注意哺乳时是否听到规律吞咽声,单侧哺乳时间建议维持15-20分钟。 4、哺乳表现 有效哺乳时可见婴儿脸颊鼓起、下颌规律运动,哺乳后自行松开乳房并呈现满足状态。若婴儿频繁哭闹、拒奶后又寻乳,或哺乳时间超过40分钟,需评估乳汁分泌量。哺乳前乳房胀满、哺乳后变软是乳汁充足的体征,但产后6周后胀感减轻属正常生理调节。 5、母亲体征 哺乳时另一侧乳房漏奶、婴儿睡眠安稳2-3小时、母亲自觉口渴等间接提示乳汁充足。产后初期乳房可能经历生理性胀痛,但持续乳头疼痛或婴儿含接困难需排除喂养姿势问题。建议家长记录哺乳日志,包含每日哺乳次数、时长及婴儿状态,便于专业人员评估。 哺乳期母亲需保持每日摄入500千卡额外热量,饮水量达到2-3升,保证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的摄入。避免穿紧身文胸压迫乳腺,哺乳间隙可冷敷缓解胀痛。建立哺乳生物钟有助于维持泌乳量,夜间泌乳素分泌高峰时段建议保持1-2次哺乳。若调整喂养方式后仍怀疑乳汁不足,应咨询哺乳顾问或儿科医生进行专业评估,必要时在指导下使用医用级吸乳器辅助。哺乳期自行服用催乳中药或保健品存在风险,须经专业人员指导。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