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县人民医院

1.5T光纤磁共振介绍

时间:2014-08-0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待门诊外科大楼竣工后,我院引进的美国GE高场1.5T光纤磁共振即将投入使用。该设备具有功能齐全、图像清晰、应用范围广泛、安全无辐射等特点。并具备高端磁共振多种功能成像技术:磁敏感加权成像SWAN、多体素波普成像MRS、弥散成像DWI、灌注成像PWI、脑功能成像fMRI等,可以很好的满足我院医疗、科研、教学需求。尤其是对全身肿瘤病变的筛查及全身各部位各系统早期病变的检查,具有明显优势。极大地提升了我院对疑难疾病的诊断能力,有效扩展了影像检查范围。不仅能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快捷的诊疗服务,同时也使我院医疗技术软硬件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产地、型号

  美国 GE BrivoMR355

  简介:医院新引进的光纤磁共振 (Optix1.5T MRI)是美国GE公司2011年率先在全球推出的一款高端新机型,它采用业内唯一Optix RF光纤射频技术,彻底颠覆传统射频工作模式,被众学者称为MRI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二、优势特点、功能作用

  1、无损伤的安全检查:无辐射损害,检查更安全,尤其适合对生长发育的儿童及生育期的女性患者。

  2、任意方位断层:MR扫描在病人体位不变的情况下,可获得横断、冠状、失状或任何角度的图像,在显示病变范围、病变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上以及立体的观察病变上明显优于CT。

  3、无骨伪影:CT检查时在骨的边缘如颅底处可出现条纹状伪影,严重影响对后颅凹病变的诊断,MRI无骨伪影,对脑干及小脑等处病变的诊断显著优于CT。

  4、早期发现病变:MRI检查有利于病变的早期发现,如早期脑梗死、早期骨转移瘤及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

  5、具有较高的对比度:特别是软组织对比度明显高于CT,能清晰逼真地显示解剖结构,很好的观察器官大小、形状和位置,可显示血管、胆囊及输尿管、神经纤维等结构,对颅脑、脊柱和脊髓、关节、软组织等病变优于CT。

  6、不用注射对比剂既能清晰显示脑血管,对于发现有无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有独特的优势,MRI增强扫描检查不仅能够提供病变的组织形态学特征,有助于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而且还能显示更多平扫不能显示的病灶,有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

  三、适应症

  1、适用于全身各部位肿瘤、炎症及功能性病变的检查。

  2、能清晰显示脑干、小脑、脊髓内的微小、早期病变,如腔隙性梗塞灶、脊髓内微小肿瘤、炎症及多发性硬化等。

  3、弥散成像(DWI),可及时发现超早期(30分钟内)脑血栓,并可对脑梗塞的新旧程度、脑脓肿与其它囊性占位性病变作出鉴别。

  4、灌注加权成像(PWI),结合弥散加权成像,可用来确定缺血区内的半暗带,对急性脑血栓的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还可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后随访,以区分肿瘤和坏死组织。

  5、弥散张量成像(DTI),主要应用在检测脑白质的发育,成熟及生理性老化,观察脑肿瘤与白质纤维束的关系。

  6、波谱成像(MRS),应用于脑及前列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7、磁敏感成像(SWI),应用于帕金森病及脑血管畸形等的诊断。

  8、BOLD皮层脑功能成像(FMRI),临床主要进行神经中枢的定位,对指导神经外科手术入路,避免重要脑功能区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9、血管成像(MRA),适合于全身各部位血管性及肿瘤病变的诊断,为动脉瘤、血管畸形、门静脉高压等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无创检查。

  10、类PET成像:能够敏感检出全身肿瘤及转移性病变。

  11、水成像技术,可用于无创性胰胆管造影、尿路造影、脊髓造影及内耳成像。

  12、独有的LAVA技术,进行腹部脏器的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敏感地发现早期微小病变,尤其是小肝癌及小转移瘤。

  13、磁共振成像具有极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尤其在显示半月板、交叉韧带、颞颌关节及肩关节方面具有其它成像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可观察骨髓、关节软骨、肌腱、韧带等结构。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只有心脏起搏器,及其他电生理装置的禁止行磁共振检查。

  2、患者带有各种金属支架,如心脏、血管、胆道等支架,各种手术金属夹、人工关节等金属物质的应经磁共振医生与申请医生协商确认安全后方可作检查。

  3、为防止发生意外,检查前须将患者及需要协助患者进入检查室的有关人员携带的金属物如硬币、打火机、皮带、钥匙、手表,各种金属饰物如项链、眼镜、文胸、发夹等除下,各种磁卡、手机及手提电器切勿带入磁共振检查室,担架、氧气瓶、输液架、轮椅等一切金属物体严禁进入磁共振检查室。

  4、作MRCP及腹部MR检查患者,检查前6小时禁水、禁食。

  5、小儿及不能配合的患者请临床科室先做好必须的检查前准备,如镇静、安眠等处理,并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监护陪同下进行。

  6、请携带以前的各种影像检查资料,如X线、CT、B超、MRI、DSA等以作对照。

  凡陪同病人进入进入检查室者,应遵守以上各项规定。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如何自己清理粉刺
聂小娟
回答: 清理粉刺可通过清洁皮肤、热敷软化、消毒工具、轻柔挤压、消炎护理等方式操作。粉刺多由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 1、清洁皮肤 使用温和的氨基酸洗面奶清洁面部,水温控制在35-37摄氏度。清洁时避免用力揉搓,重点清洗额头、鼻翼等皮脂腺密集区域。清洁后可用一次性洁面巾按压吸干水分,减少细菌残留。油性皮肤可每周使用1-2次含水杨酸的洁面产品,帮助溶解角质栓。 2、热敷软化 用40摄氏度左右的热毛巾敷在粉刺部位5-8分钟,蒸汽熏蒸也可达到类似效果。热敷能使毛囊口角质层软化,促进皮脂排出。热敷后皮肤处于毛孔舒张状态,此时清理效果较好。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屏障。 3、消毒工具 清理前需用75%酒精棉片消毒粉刺针两端,待酒精完全挥发后再使用。未消毒的工具可能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带入毛囊。操作时保持手指清洁,可佩戴一次性医用手套。使用后再次消毒工具,避免交叉感染。 4、轻柔挤压 用粉刺针圆环端垂直轻压粉刺周围皮肤,力度以皮肤微微发白为宜。出现白色脂栓后,用消毒棉签横向滚动清理。禁止指甲直接挤压或过度用力,可能导致真皮层损伤形成痘坑。若粉刺未松动则停止操作,避免反复刺激。 5、消炎护理 清理后立即涂抹夫西地酸乳膏或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红肿明显的粉刺可点涂过氧苯甲酰凝胶,夜间使用阿达帕林凝胶调节角质代谢。后续3天内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做好物理防晒。出现持续红肿疼痛需及时就医。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控制高糖高脂饮食摄入。油性皮肤建议选用含锌或烟酰胺的控油护肤品,每周使用1-2次清洁泥膜。注意避免频繁用手触摸面部,枕巾应每周更换消毒。若粉刺反复发作或伴有囊肿结节,建议到皮肤科进行专业治疗,不要自行处理深部炎症性痤疮。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