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急诊病人就诊流程

时间:2013-03-1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医院动态

更多 >

感染科积极开展“三甲”应知应会学习交流活动

从8月到9月,在医院号召进行的“三甲”应知应会知识学习月活动中,感染科每周一到周五都积极开展“我为医院创三甲,三甲应知应会学习交流活动”。 每周一到周四,感染科医护人员下午五点开始加班学习“三甲”知识活动。学习活动由科主任徐小平主持,科副主任瞿章书讲授,全科室医生及在岗护士参加学习。在学习“三甲”相关条款后,进行抢答比赛,并相互交心谈心,讨论应知应会条款,积极讲述自己的理解,并提出对于某些相对枯燥条款法规的记忆方法。每周五,则是全体医师参加院内的“三甲”基础知识考试。 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感染科的医护人员全面掌握了十三项核心制度,对于医疗不良事件有了新的认知,对岗位职责能对号入座,基本掌握了相关针对性的紧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其处理原则,学习了解了我院建设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大家都感到获益良多,在学习中把创“三甲”的认识提升到了“创三甲,我为医院做什么的?”新的认知高度。   感染科医护人员在学习“三甲”知识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痘坑还有可能修复吗
陈腊梅
回答: 痘坑一般是可以修复的,修复效果与痘坑类型、形成时间及个体差异有关。痘坑是痤疮愈后遗留的凹陷性瘢痕,主要分为冰锥型、厢车型、滚动型三类。 1、激光治疗 点阵激光通过刺激胶原重塑改善痘坑,适用于浅层厢车型和滚动型痘坑。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可作用于深层组织,需3-5次治疗,每次间隔1-2个月。治疗后有短暂红肿,需严格防晒避免色素沉着。铒激光对表皮损伤更小,恢复期较短但效果略逊于二氧化碳激光。 2、微针射频 黄金微针结合机械刺激与射频热能,促进真皮层胶原增生。适合伴有毛孔粗大的浅层痘坑,需4-6次治疗。术后可能出现轻微结痂,3天内避免沾水。与激光相比,微针射频对深色皮肤更安全,色素沉着风险较低。 3、填充注射 透明质酸填充可立即改善明显凹陷,效果维持6-12个月。聚左旋乳酸刺激自身胶原生成,需多次注射但效果持久。填充适用于深大厢车型痘坑,可能出现暂时性肿胀或淤青。需注意填充物可能移位或形成结节。 4、皮下分离术 通过针头松解瘢痕粘连组织,适用于有纤维牵拉的滚动型痘坑。配合填充或激光效果更佳,操作后需压迫止血。可能出现暂时性淤血,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该方法对医生技术要求较高,需选择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 5、化学剥脱 高浓度果酸或三氯醋酸可促进表皮更新,对浅层冰锥型痘坑有效。需多次治疗且恢复期较长,可能出现暂时性色素异常。敏感肌肤慎用,术后需加强保湿修复。联合微针治疗可增强渗透效果。 痘坑修复后需持续使用含维生素C、积雪草等成分的护肤品维护效果,避免挤压痘痘防止新痘坑形成。治疗期间严格防晒,选择物理防晒霜减少刺激。保持规律作息和低糖饮食有助于皮肤修复,术后3个月内避免蒸桑拿或过度去角质。建议在专业医生评估后选择个性化修复方案,多数患者通过联合治疗可获得明显改善。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