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胸外科开展首例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

时间:2013-05-3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月10日,我院首例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在胸外科成功开展。

  该患者向某是一名57岁的男性,5月6日因胸痛、胸闷入院,做胸部CT检查后,发现右上肺有巨大肺大泡。为避免肺大泡破裂引起气胸,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在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和得到患者及家属同意后,胸外科决定对患者施行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5月10日,手术成功开展,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动,术后1周患者已康复出院。

  肺大泡是胸外科较常见的一类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开胸手术完成,具有手术创伤面积大,出血多,术后疼痛明显,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较多,康复时间长,手术切口愈合后瘢痕明显等缺点。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生理和心理负担,而胸腔镜手术将这些缺陷都解决了。

  胸腔镜手术是电视胸腔镜手术的简称。该手术是通过在胸壁上建立三个1.5厘米左右的胸壁“钥匙孔”,在电视影像监视辅助下完成过去由传统开胸进行的操作手术,微小的医用摄像头将胸腔内的情况投射到大的显示屏幕,等于将医生的眼睛放进了病人的胸腔内进行手术,手术视野根据需要可以放大,显示细微的结构,比肉眼直视下更清晰更灵活。相对于传统的开胸手术具有对人体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且手术切口很小,外表美观。胸腔镜手术被视为胸外科革命性的一大突破,它改变了胸外科疾病的治疗理念,将逐步成为胸外科的主要手术方式,是未来胸外科的发展方向。 

医院动态

更多 >

感染科积极开展“三甲”应知应会学习交流活动

从8月到9月,在医院号召进行的“三甲”应知应会知识学习月活动中,感染科每周一到周五都积极开展“我为医院创三甲,三甲应知应会学习交流活动”。 每周一到周四,感染科医护人员下午五点开始加班学习“三甲”知识活动。学习活动由科主任徐小平主持,科副主任瞿章书讲授,全科室医生及在岗护士参加学习。在学习“三甲”相关条款后,进行抢答比赛,并相互交心谈心,讨论应知应会条款,积极讲述自己的理解,并提出对于某些相对枯燥条款法规的记忆方法。每周五,则是全体医师参加院内的“三甲”基础知识考试。 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感染科的医护人员全面掌握了十三项核心制度,对于医疗不良事件有了新的认知,对岗位职责能对号入座,基本掌握了相关针对性的紧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其处理原则,学习了解了我院建设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大家都感到获益良多,在学习中把创“三甲”的认识提升到了“创三甲,我为医院做什么的?”新的认知高度。   感染科医护人员在学习“三甲”知识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