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山医院

我院脊柱外科成功开展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

时间:2014-02-21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是椎弓根技术发展的新领域,传统的开放椎弓根螺钉手术需要对肌肉韧带的广泛剥离和长时间反复的牵拉,肌肉易发生缺血坏死和纤维化,导致术后长期腰背部疼痛僵硬,而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可以以最小创伤完成手术,相比传统方法,具有切口小、手术范围小、损伤组织少、出血少、疼痛轻以及术后康复快等优势,并也可达到与开放手术同样的疗效。现阶段主要使用Sextent等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器械开展此类手术,如为单节段脊柱骨折,该内固定材料约需人民币4万余元,价格昂贵。

  现我院脊柱外科将椎体后凸成形穿刺技术与开放性脊柱压缩骨折钉棒置入技术相结合,在谭祖键主任和杨阜滨副主任的带领下,张胜利博士及沈凯成功开展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手术效果较好,其中内固定材料约需人民币1.4万元,即达到了微创治疗脊柱压缩骨折的目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手术费用,为广大患者减轻了医疗负担,我院脊柱外科向微创脊柱外科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医院动态

更多 >

“小儿先心病护苗活动”术后回访

8月7日上午,重庆市中山医院联合重庆市慈善总会、大足区慈善会等相关单位开展了“小儿先心病护苗活动”受助患儿回访。此次回访来到了大足区高坪镇冒咕村,10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夏江萍家中;大足区棠香街道冉家店村,4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陈扬庆家中。 夏江萍一出生便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得到及时的医治,今年4月,在得知市慈善总会联手重庆市中山医院正在进行“小儿先心病护苗活动”的消息后,她看到了希望。5月,重庆市中山医院为她进行了心脏手术,术后小江萍的身体已经得到康复。4岁的陈扬庆其养母患有先天性白内障,无劳动能力,父亲陈明华是外出打工人员,破旧的家就靠年迈的外婆打理。在慈善总会和市中山医院的救助下,小孩手术后完全康复,能正常的生活、上学、玩耍。回访活动中,医院的医疗专家给她们进行了健康复查,送上了慰问金、被子、食用油等物品,希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都能得到及时医治,健康快乐地成长。 重庆市中山医院自2010年成为市慈善总会“护苗行动”项目的定点医院以来,医院领导非常重视。为认真实施好这一慈善项目,医院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在院长杨庆军的领导下,由心脏外科、心脏内科、麻醉科、手术室、ICU、门诊、医务科等科室负责人 组成了一支技术实力雄厚的工作团队,由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实施手术和护理,确保了病人的手术质量和安全。此外,还定期组织医疗队到区县开展义诊、现场体检,并到部分术后患儿家中进行回访。这些活动扩大了“护苗行动”慈善项目的影响力,打破了老百姓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误解,让更多心脏病患儿得到及时的治疗,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几年来,医院先后为300多名贫困先心病患儿成功实施了心脏手术,其中年龄最小的仅10个月,手术成功率100%,成为市内定点医院中实施该手术人数最多的医院,得到市慈善总会和患者家属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新闻链接: 重庆市中山医院于2012年4月在市慈善总会设立“中山贫困风心病慈善救助基金”,专门帮助贫困风心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资助对象为城乡低保户、因病致贫需实施风心病手术的患者家庭。该类患者可以向当地慈善机构申请,在重庆市中山医院接受手术的将获得8000-10000元的定向资助。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