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山医院

内分泌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重庆市中山医院内分泌科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在重庆市有着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内分泌专业科室。

该科技术力量雄厚,在卢松等内分泌专家的带领下,经过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已经在我市颇具影响力。目前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3名。科室可检测胰岛素及C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及各种激素。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疗方面处于市内领先地位。尤其在下列几个方面更是独具优势:

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能够检测胰岛功能,诊断并发症,尤其是发现早期并发症有各种诊断方法。

二、糖尿病的治疗:全面判断患者的胰岛功能,科学的选择治疗方法,综合治疗糖尿病,为每个患者提供最佳的精细个体化治疗方案。

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对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有一整套完善的治疗方案,包括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冠心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及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合并各类感染等,均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尤其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三、甲状腺疾病诊断治疗:在这方面,该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甲亢、甲亢性突眼、甲亢合并心脏病、周期性瘫痪、甲减、桥本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四、高血压的治疗:高血压、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肾病、高血压脑病。骨质疏松的治疗:原发性、继发性骨质疏松。我科现有骨质疏松治疗系统,为骨质疏松患者带来了福音。

五、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包括痛风、痛风性肾病的治疗也有治疗的独到之处。

此外,该科还开展了肾上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尿崩症、高脂血症、单纯性肥胖、更年期综合症、男性性腺发育不良、胰腺内分泌肿瘤、多内分泌腺体功能减退症、内分泌性高血压等特色诊疗项目,使许多病人摆脱了疾病的困扰。

该科医护人员还长期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良好的医德、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为患者服务。并于每月定期(每月最后一周周六上午9:00)举办“糖尿病健康教育”义务讲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小儿先心病护苗活动”术后回访

8月7日上午,重庆市中山医院联合重庆市慈善总会、大足区慈善会等相关单位开展了“小儿先心病护苗活动”受助患儿回访。此次回访来到了大足区高坪镇冒咕村,10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夏江萍家中;大足区棠香街道冉家店村,4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陈扬庆家中。 夏江萍一出生便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得到及时的医治,今年4月,在得知市慈善总会联手重庆市中山医院正在进行“小儿先心病护苗活动”的消息后,她看到了希望。5月,重庆市中山医院为她进行了心脏手术,术后小江萍的身体已经得到康复。4岁的陈扬庆其养母患有先天性白内障,无劳动能力,父亲陈明华是外出打工人员,破旧的家就靠年迈的外婆打理。在慈善总会和市中山医院的救助下,小孩手术后完全康复,能正常的生活、上学、玩耍。回访活动中,医院的医疗专家给她们进行了健康复查,送上了慰问金、被子、食用油等物品,希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都能得到及时医治,健康快乐地成长。 重庆市中山医院自2010年成为市慈善总会“护苗行动”项目的定点医院以来,医院领导非常重视。为认真实施好这一慈善项目,医院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在院长杨庆军的领导下,由心脏外科、心脏内科、麻醉科、手术室、ICU、门诊、医务科等科室负责人 组成了一支技术实力雄厚的工作团队,由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实施手术和护理,确保了病人的手术质量和安全。此外,还定期组织医疗队到区县开展义诊、现场体检,并到部分术后患儿家中进行回访。这些活动扩大了“护苗行动”慈善项目的影响力,打破了老百姓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误解,让更多心脏病患儿得到及时的治疗,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几年来,医院先后为300多名贫困先心病患儿成功实施了心脏手术,其中年龄最小的仅10个月,手术成功率100%,成为市内定点医院中实施该手术人数最多的医院,得到市慈善总会和患者家属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新闻链接: 重庆市中山医院于2012年4月在市慈善总会设立“中山贫困风心病慈善救助基金”,专门帮助贫困风心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资助对象为城乡低保户、因病致贫需实施风心病手术的患者家庭。该类患者可以向当地慈善机构申请,在重庆市中山医院接受手术的将获得8000-10000元的定向资助。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一只胳膊肿胀一只正常
龚新宇
回答: 一只胳膊肿胀一只正常可能与单侧肢体血液循环障碍、淋巴回流受阻或局部损伤有关。常见原因包括静脉血栓、淋巴水肿、软组织感染或外伤,需结合伴随症状判断病因。 1、静脉血栓 上肢深静脉血栓可能导致单侧胳膊肿胀,通常伴随患肢沉重感、皮肤发红发热。血栓形成可能与长期制动、血管损伤或凝血功能异常有关。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医生可能建议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或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禁止自行揉捏肿胀部位。 2、淋巴水肿 乳腺癌术后淋巴结清扫或寄生虫感染可能引发淋巴系统阻塞,表现为单侧上肢进行性肿胀,皮肤增厚呈橘皮样改变。治疗需结合手法淋巴引流,医生可能开具迈之灵片、地奥司明片等改善淋巴回流的药物,日常需避免患肢提重物及测量血压。 3、蜂窝织炎 细菌感染引起的软组织炎症可导致局部红肿热痛,常见于皮肤破损后未及时消毒。需进行血常规检查,医生可能选择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或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同时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4、外伤血肿 碰撞或拉伤可能导致肌肉毛细血管破裂,形成局部肿胀淤青。急性期应冰敷减少出血,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医生可能推荐云南白药气雾剂或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用,严重血肿需穿刺抽吸处理。 5、过敏反应 蚊虫叮咬或接触性过敏可能引发单侧肢体局限性水肿,常伴瘙痒或皮疹。可口服氯雷他定片或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若出现喉头水肿等全身反应需立即就医。记录过敏原有助于预防复发。 建议每日对比测量双上肢周径差值,肿胀持续超过3天或进展至手指需尽早就诊。避免穿戴过紧首饰衣物,睡眠时垫高患肢15-20厘米。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适量补充含钾食物如香蕉、菠菜等促进体液平衡,禁止擅自使用利尿剂。若肿胀伴随胸痛、呼吸困难需警惕肺栓塞,应立即呼叫急救。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