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山医院

创伤骨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创伤骨科是重庆市中山医院骨伤骨病研究中心的主要科室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享有盛名。早在上世纪6O年代,在我科老一辈全国知名专家陈熙、周中孚等的带领下,北上取经,率先在西南地区开展中西医结合、小夹板治疗骨折,取得了良好疗效。在7O年代积极开展断肢、断指再植,成为全国为数不多能开展该项技术的科室之一。在8O年代利用复台组织块修复骨与软组织缺损,处于西南地区先进行业。在近十几年,自行研究、设计的弧形髓内针、鞘式分及髓内针、爪形钢钉治疗骨折,经跟骨钢丝吻合固定修复跟腿等技术,受到业内人士和广大患者的好评。特别是最近几年,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展微创外科,使用更加符合人体解剖、生理、生物力学的内固定材料和各种生物材料修复骨创伤,缩短了骨愈合的时间、提高了骨愈合率。使骨折愈合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持了肢体功能,极大地降低了伤残率,使我科始终处于全国同行业的先进水平。长期以来,我科担负着本地区创伤急救任务,练就了一支素质高、作风硬、反应迅速、行动准确的专业化急救队伍,配有各种先进的急症抢救设备,多次出色地完成了本地区的重大群发事件的创伤抢救工作,受到上级部门的嘉奖。同时我科也是本地区科研、教学基地,获得各级多项科研项目,为西南地区培养了数百名技术骨干和大批医学生。迄今,我科多人曾在国际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参加国际国内学术活动数十次,在各种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在本地区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诊疗范围: 四肢骨干骨折、四肢关节内骨折、骨盆骨折、四肢关节脱位、四肢开放性骨折脱位、四肢肌腱、神经、血管损伤。特长优势: 关节置换,各类矫形、骨肿瘤、骨病等髋关节置换,髋关节重修,膝关节置换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小儿先心病护苗活动”术后回访

8月7日上午,重庆市中山医院联合重庆市慈善总会、大足区慈善会等相关单位开展了“小儿先心病护苗活动”受助患儿回访。此次回访来到了大足区高坪镇冒咕村,10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夏江萍家中;大足区棠香街道冉家店村,4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陈扬庆家中。 夏江萍一出生便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得到及时的医治,今年4月,在得知市慈善总会联手重庆市中山医院正在进行“小儿先心病护苗活动”的消息后,她看到了希望。5月,重庆市中山医院为她进行了心脏手术,术后小江萍的身体已经得到康复。4岁的陈扬庆其养母患有先天性白内障,无劳动能力,父亲陈明华是外出打工人员,破旧的家就靠年迈的外婆打理。在慈善总会和市中山医院的救助下,小孩手术后完全康复,能正常的生活、上学、玩耍。回访活动中,医院的医疗专家给她们进行了健康复查,送上了慰问金、被子、食用油等物品,希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都能得到及时医治,健康快乐地成长。 重庆市中山医院自2010年成为市慈善总会“护苗行动”项目的定点医院以来,医院领导非常重视。为认真实施好这一慈善项目,医院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在院长杨庆军的领导下,由心脏外科、心脏内科、麻醉科、手术室、ICU、门诊、医务科等科室负责人 组成了一支技术实力雄厚的工作团队,由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医护人员实施手术和护理,确保了病人的手术质量和安全。此外,还定期组织医疗队到区县开展义诊、现场体检,并到部分术后患儿家中进行回访。这些活动扩大了“护苗行动”慈善项目的影响力,打破了老百姓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误解,让更多心脏病患儿得到及时的治疗,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几年来,医院先后为300多名贫困先心病患儿成功实施了心脏手术,其中年龄最小的仅10个月,手术成功率100%,成为市内定点医院中实施该手术人数最多的医院,得到市慈善总会和患者家属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新闻链接: 重庆市中山医院于2012年4月在市慈善总会设立“中山贫困风心病慈善救助基金”,专门帮助贫困风心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资助对象为城乡低保户、因病致贫需实施风心病手术的患者家庭。该类患者可以向当地慈善机构申请,在重庆市中山医院接受手术的将获得8000-10000元的定向资助。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马晓斌
回答: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乏力、肝脾肿大等。巨细胞病毒肺炎是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1、发热 发热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常见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持续时间较长。发热通常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使用退热药物效果可能不明显。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 2、干咳 干咳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典型表现,咳嗽通常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粘液痰。咳嗽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或平卧时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出现胸痛或胸闷感,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3、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多出现在疾病进展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或静息时呼吸费力。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需要氧疗支持。 4、乏力 乏力症状较为突出,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倦和体力下降。这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和缺氧有关。乏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即使其他症状缓解后仍可能存在。 5、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表现为右上腹或左上腹不适。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全身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需要全面评估和治疗。 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以防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注射液、缬更昔洛韦片等进行预防或治疗。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