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鱼刺横卡食道距主动脉仅3毫米 胃镜巧施救

时间:2012-05-15 14:36 作者:复禾健康

 

一根2.2厘米的鱼刺,差点让62岁的张老太丧命。512日中午,张老太吃鱼时卡了鱼刺,本想通过强行吞饭菜自救,结果却导致鱼刺刺穿食道,离人体最大血管主动脉弓仅有3毫米,引发生命危险。所幸,新桥医院消化内科医生于劲运用熟练的胃镜技术,巧妙地将这根鱼刺取出,才得以转危为安。昨日,张老太已经脱离生命转入普通病房。

62岁的张老太是四川达州人,12日中午吃饭时,不小心吞下了一根鱼刺,当时感觉咽喉部不舒服,她急忙大口吃了炒的四季豆,可鱼刺并没有脱落,于是又吞下很多干饭,喝了很多水。随后她就感觉咽喉部位没异物了。哪知,不一会她就感觉背部和胸部疼痛,开始的时候她还能忍受,可疼痛不断加剧。在当天下午45点时,她实在是忍不住了,就给正在上班的女儿打了电话,送到当地医院检查。

当地医院查看了情况,通过CT、发现一根鱼刺卡在了食道中部,离人体大血管主动脉弓非常近,危险性极高,建议患者立即转到新桥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12日晚1015分,在新桥医院消化内科,立即行急诊胃镜检查显示,鱼刺处于患者食道中段,鱼刺两头都深深刺穿了食道壁,横架在食道中央,如果鱼刺再刺得稍微深一些,很可能刺破主动脉,引起大出血而死亡。

“这么凶险的异物,从医多年我还是第一次看见。”新桥医院消化内科于劲医生告诉记者。对此,消化内科立即召集心外科、胸外科、普通外科、急诊科、CT室等科室的专家会诊。专家们表示,如果采用开胸的方法取刺,很可能一个很小的动作都会导致鱼刺刺破大动脉引起大出血,最保险的方法就是在胃镜下将鱼刺取出。

患者胸部CT提示鱼刺有一个尖端距离主动脉弓仅有3毫米,使得内镜下手术的风险极高,其手术操作的空间也仅有3毫米,轻了拔不出来,重了可能伤及主动脉弓。于医生小心地将离主动脉弓近的鱼刺端头朝反方向拉一点,在拔出一端后再拔另一端,然后小心地顺着食道取出。

“通过胃镜取位于食道中段的鱼刺难度相当大,虽然取出鱼刺的时间仅有5分钟,但对于我来说好像过了几个小时,这段时间的分分秒秒都非常惊险。”术后,于劲医生在谈到取鱼刺的过程也心有余悸。

于医生提醒市民,在吃鸡、鸭、鱼的时候,最好不要狼吞虎咽。如果有类似张老太类似的情况,千万不要强行用饭菜吞咽、喝水来将鱼刺吞下去,这样的行为危险性更高,因为鱼刺卡在咽喉部位危险性要低一些,通过鼻咽喉镜就可以取出,一旦将鱼刺推向食道、主动脉等更深的部位,增加了危险性,也增加了治疗难度,如果刺破主动脉,可能危及生命。还有一些市民,在吞下异物后,强忍住疼痛不就医,导致异物所在位置发炎,进而引起其他部位发炎,也会危及生命,所以越早就医成功率就越高。

据统计,新桥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去年共接待取异物的患者近百例,近80%的患者是因为在饮食的过程中误食引起。绝大部分经胃镜能顺利取出,但是部分仍需外科治疗,近2年有6例患者因异物刺穿主动脉弓引起大出血而死亡,(其中一例住院花费20余万也未能挽救生命),无一例存活。夏季市民喜好吃烤鱼,因此此类患者有上升趋势,市民因小心谨慎。

 

医院动态

更多 >

世界肾脏病日:防治急性肾损伤从生活点滴做起

   3月14日是第八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防治急性肾损伤”。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内科举办的义诊活动中,该科赵景宏主任告诉记者,急性肾损伤不是不治之症,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谨慎用药、避免滥用中药、定期检查、不盲目治疗、避开影响肾脏疾病的环境因素,就可能很大程度上预防急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发病率居高不下据赵景宏主任介绍,肾脏是全身的代谢与排泄器官,一旦受损就可能影响到全身的各个器官,包括心脏出现心力衰竭,肺部出现肺水肿,全身电解质紊乱,体内的酸碱失衡等。该病属于急、危、重症肾脏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居高不下,该病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提高医疗费用,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据统计,我国每年近400万罹难该病,且数量还呈上升趋势。急性肾损伤容易合并全身多个器官衰竭,使全身的各个系统都出现问题,所以其死亡率也很高。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如果能及早发现病因,及时进行干预治疗,一般病情是可以好转的。35岁男子自行买结核药服用致急性肾损伤家住重庆酉阳浪平的竺华,一个月前因为咳嗽吃了药没有好转,以为是以前的结核病犯了,就自行到药店买了抗结核的药吃,吃了三天就出现无尿症状,到新桥医院肾内科一检查,他是因为服用了抗结核的药利福平引起的急性肾脏损伤,最后只有靠透析维持生命。赵景宏主任介绍,临床经常见到因乱服用药物引发急性肾衰的病例,每年科室约收治20例,其中有长期服用止痛药的,有吃胃药的。他提醒市民,不要自行诊断病情就下药,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尤其是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症等内容,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好服药前咨询药剂师或请教医生。 早发现是急性肾损伤的治疗关键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尿量减少、水肿、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等。“急性肾损伤的早期大多出现尿量减少,颜面、双下肢浮肿,这是因为患者体液过多导致全身出现浮肿。”赵主任说。急性肾损伤早期症状隐匿,可被原发疾病所掩盖,即使尿量开始减少,也容易被忽视。因此早期诊断对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是很重要的。那么普通的老百姓如何及早的发现自己的病情呢?赵景宏主任表示,及早发现病情,首先要检查自己的尿量有没有减少?若尿量减少就得查查自己出现尿量减少之前有什么不适的情况或者吃过什么药?比如说像恶心呕吐,进食进水减少,接下来出现浮肿等症状,这时就得及时到正规的医院去做检查,及早治疗。所以要定期检查尿常规,若尿常规出现异常,就建议做肾功能与泌尿系统的B超检查。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样可以防止疾病进展到慢性肾功能不全,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羊水少的原因是什么
冷启刚
回答: 羊水少可能由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母体脱水、药物影响、胎膜早破等原因引起,需通过超声监测和临床评估明确病因。 1、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减少胎儿尿液生成,从而引起羊水过少。这种情况常见于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等并发症。孕妇需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必要时需住院观察或提前终止妊娠。医生可能建议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改善胎盘循环,或根据病情使用盐酸拉贝洛尔片控制血压。 2、胎儿泌尿系统异常 胎儿存在肾发育不全、尿道梗阻等泌尿系统异常时,尿液生成或排泄受阻会导致羊水减少。超声检查可发现胎儿膀胱空虚或肾脏结构异常。确诊后需根据孕周和畸形严重程度决定干预方式,严重者可能需要胎儿宫内手术或终止妊娠。对于轻度病例可动态观察,使用注射用腺苷钴胺营养支持。 3、母体脱水 孕妇因呕吐、腹泻或饮水不足导致血容量减少时,可能引发暂时性羊水过少。这种情况可通过补液治疗改善,建议口服补液盐散或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孕妇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避免长时间高温环境活动。若伴随电解质紊乱需监测血生化指标。 4、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吲哚美辛栓、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可能抑制胎儿尿液生成导致羊水减少。发现羊水过少时应评估用药史,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如卡托普利片也可能影响胎儿肾功能,妊娠期禁用此类药物。 5、胎膜早破 未足月胎膜早破导致羊水持续外漏是羊水减少的常见原因。孕妇会感到阴道突然流液,需立即卧床并使用pH试纸检测。孕周不足34周者可考虑使用硫酸镁注射液抑制宫缩,同时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根据破膜时间和感染指标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孕妇发现羊水减少时应增加左侧卧位休息时间,每日监测胎动,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适量增加汤水类食物。禁止擅自使用利尿剂或限制饮水,所有治疗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超声了解羊水指数变化,出现胎动异常、腹痛或阴道流液需立即就医。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