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红会医院

我院脊柱外科椎间盘与畸形病区成功靶向注射骨水泥治疗严重椎体骨缺损

时间:2014-07-0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我院脊柱外科椎间盘与畸形病区运用精确CT导航技术为一名49岁椎体骨缺损患者实施椎体成形术,成功精确靶向注射成形。患者9个月前被重物砸伤背部致“腰1椎体爆裂骨折”,行“腰1椎体骨折后路切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患者定期复查发现腰1椎体前中柱形成巨大骨缺损区难于恢复,遂收住我院脊柱间盘与畸形病区。   入院后进行三维CT重建测量后发现椎体前中柱形成约7.32cm3“蛋壳样”改变区,形状不规则且有分割。完善术前检查准备后拟定两套手术方案:1.前路蛋壳椎切除2.后路蛋壳椎成形。前路切除创伤大,后路成形需精确的定位穿刺,经科室讨论后由我科贺宝荣主任为患者实施CT导航靶向注射骨缺损填充蛋壳椎成形术,术中经CT导航将骨水泥精确注入骨缺损区,手术圆满成功,患者术后2天已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   贺宝荣主任介绍,重度脊柱骨折患者椎体内骨小梁支架结构的破坏在复位过程中并未得到完全恢复,形成椎体内的空腔,称为“蛋壳样”改变。重度脊柱骨折,切复后椎体正常高度恢复,但出现“蛋壳”样椎体,椎体的前、中柱丧失结构上的完整性,力学结构也已破坏,手术中再将后方椎板切除,前中柱承担的应力载荷通过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传导,内固定失败的可能性增加。故解决前方椎体有效支撑问题,对远期伤椎高度丢失、后凸畸形、断钉断棒至关重要。虽然该患者“蛋壳样”改变区形状不规则且有分割,但随着我院CT导航技术的应用成熟,最终为患者成功靶向注射骨水泥治疗严重椎体骨缺损成功,避免患者前路手术的较大创伤,减少病残率,降低患者及社会经济负担。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手外科许玉本主任当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骨与关节学组委员

由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主办,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手外科承办的“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骨与关节学组成立大会”于8月15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成功召开。我院手外科许玉本主任当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骨与关节学组委员。   8月15日下午在呼和浩特市巨华国际大酒店举行了"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骨与关节学组成立大会",会议由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劳杰教授主持, 并特邀中国手外科学界知名阚世廉、田文、芮永军等数位专家参加,自此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骨与关节学组宣布正式成立。随后劳杰教授主持举行了委员聘书颁发仪式,并亲自为我院手外科许玉本主任在内的数名当选委员颁发了聘书。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骨与关节学组成立致力于深化与国际各手外科学会特别是骨与关节方面的学术交流,旨在加强国内相关专业的学术探讨与互惠,并期望为中国手外科领域搭建一个技术培训、临床规范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平台,从而推动中国手外科的学术事业发展。此次学组的成立和委员的当选,对于我院手外科医学诊治、科研、学术水平及对外影响力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