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中医医院

食管癌手术实现“全腔镜”

时间:2014-06-04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我院外四科成功利用全腔镜微创技术为一例57岁中段食管癌患者成功完成肿瘤根治手术,填补了该项技术在医院的空白,为食道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天地,标志着我院胸外科在全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项目上达到省内领先的水平。

  57岁的马大爷是我市陈仓区人士,自今年4月份开始,他在吃饭的时候出现不明原因的吞咽困难、哽咽等症状,随后在家人的陪同下入住我院外四科。通过胃镜等详细的专科检查后,马老汉被确诊为食管癌。

  考虑到患者年龄偏大,科室主任周永峰在对患者进行了心肺功能评估后认为,传统的开胸手术对于患者来说创伤较大。在反复权衡之下,建议为马大爷采用全腔镜即胸、腹腔镜联合方案切除食管上的肿瘤。

  据了解,全腔镜根治术是指将胸腔镜及腹腔镜联合应用进行手术治疗的一种微创新技术。相对于食管癌传统外科手术带来的对组织创伤大、出血多、心肺功能影响大、易生并发症、住院时间长、恢复慢等弊端,全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手术使胸、腹部无开放切口,呼吸时胸腹部肌肉运动受影响很小,更有利于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另外,由于胸腔镜有放大作用,术中医生手术视野较清晰,对肿瘤的切除和淋巴结的清扫更为彻底。该技术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具有组织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相对节约、预后好等诸多优点。

  6月1日,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我院外四科为马大爷实施了具有开创意义的外科手术。术中,首先在患者胸腔上开了4个小孔,沿切口通道将胸腔镜深入患者体内,对食管肿瘤进行游离,将病变食管切除,并对周围淋巴结进行清扫。随后在腹部打开5个相似的小切口,利用腹腔镜做胃的游离并进行管胃的制作,用它来做食管的替代品。通过导引将管胃拉至颈部,与食管的起始端相吻合,顺利完成了手术。目前,马大爷情况恢复良好,预计一周左右即可康复出院。

  食管癌作为一种常见的胸部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且日益年轻化的趋势,无法进食的痛苦、“开膛破肚”炼狱般的手术过程,令人无不谈之色变,而先进的胸腔微创技术,其显而易见的优势:更小的创伤、更快的恢复、更小的痛苦和更美观的切口。无疑为广大罹患食管癌的患者带来了新的福音。

  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于食管癌早期及耐受能力差的患者非常适合,但由于食管肿瘤的范围多涉及颈、胸、腹三个部位,如施行微创手术,要求术者不仅具备高超的胸腔镜技术,而且要能够熟练应用腹腔镜技术。因此,该项新技术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目前在全省范围内仅有交大一附院、唐都医院等几所教学医院开展。此次我院外四科开展的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胸外科在腔镜微创领域不仅继续走在全市的前列,而且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跨入了全省先进行列。而我院外四科也将继续致力于微创腔镜技术,探索开展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等各类新手术。

医院动态

更多 >

2014年8月27日《宝鸡日报》健康养生版《疑难病例辨析赛群英争锋

7支参赛队伍同台竞技、现场争锋,评委铁面无私、当场决断, 300名观众台下助威、加油呐喊。 8月 21日,市中医医院临床技能大比武“疑难重症病案辨析竞赛”争锋赛决赛现场气氛热烈、别开生面。 自今年 5月份起,市中医医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 2014年临床技能培训和大比武活动。此次活动共涉及心肺复苏、骨科专科技术等 18个专项。而疑难重症病案辨析争锋赛是在科主任和副高职称以上医师范围内开展的。经过预赛,全院共有 7支代表队进入决赛。西安交大一附院教授潘承恩、李正仪、王雪,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高建苑教授应邀担任评委。 决赛现场,每支参赛代表队由科主任及副高职称以上三名医生组成,提前 10分钟在候考区阅读参赛题目。在 2个多小时的比赛中,面对鲜活具体的实际病案,选手们分析病情抽丝剥茧,诊断辨识清晰明确,治疗方案准确及时,展现了医院高年资医师深厚的临床经验及精湛的临床诊疗水平。最终,重症医学科代表队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