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人民医院

改良复合式抗青光眼手术 为青光眼患者带来希望

时间:2014-03-17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我院眼科,近几年,积极引进新技术,开展新业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科室完全由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业务托管后,针对延安地区眼科发展趋势,制定了长远的学科发展计划。长年由中国医科大学派驻专家坐诊,亲自手术。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专家孙鹏博士的指导下,针对陕北地区青光眼患者数量多、病情重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改良复合式抗青光眼手术”,使该病的远期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使更多的患者摆脱视力下降、疼痛的困扰,恢复光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受到患者好评。

  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增高视神经损伤为特征的眼病,世界上约有20%的盲人为青光眼所致。患者青光眼发作时有剧烈眼痛和偏头疼,视力急骤下降,甚至失明。手术以降眼压、保护视神经为目的,由于引起该疾病原因很多,所以很多患者常规术后会有不同程度浅前房、眼压控制不佳等并发症。

  孙鹏博士到延安市人民医院眼科开展帮扶工作后,引进“改良复合式抗青光眼手术”,术中采用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切口、配合术中丝裂霉素,可调缝线的使用,使术后浅前房、眼压不稳的并发症基本消失,而且配合可调节缝线的使用,使患者术后1月及远期眼压水平达到可以控制的状态,更符合人眼的生理特征,保护了患者的视功能,也减少了患者再次手术的风险。孙鹏博士来眼科2月时间,已开展该手术近20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也为更多的青光眼患者减轻病痛,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在陕北率先开展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近日,在中国医大一附院骨科主任朱悦教授的指导下,我院脊柱外科成功开展了陕北首例微创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冯某,女,45岁。以“腰部及右下肢疼痛3月”入院,患者3月前弯腰时突然腰痛伴右髋部、下肢后侧剧烈疼痛,不能独立行走,卧床翻身困难,口服镇痛药不能缓解,夜间需打止痛针入睡,患者及家人十分痛苦。经病友介绍,听说中国医大一附院脊柱外科专家朱悦教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工作,遂慕名而来。入院后朱悦教授详细给患者查体,仔细阅读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腰4、5椎间盘突出症”,并制定了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4、5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方案。由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高浩然教授、常建琪主任、张生副主任等在局麻下应用椎间孔镜技术行腰4、5髓核摘除术,手术顺利,历时2小时结束。术后患者腰部及右髋部、右下肢3个多月的疼痛立即消除,第二天即可独自下地行走,患者及家属满意出院。 据了解,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当今世界先进的微创方法,局麻下只有一个小孔(约0.7cm)完成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术后当天下地行走,3天即可出院,不少发达国家已成门诊手术。在我国仅有少数大医院开展,该技术填补了陕北地区的空白。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