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

2014年甘肃省残疾人康复科学技术奖评审会议在兰召开

时间:2014-07-2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7月19日,2014年省残疾人康复科学技术奖评审会议在八一宾馆顺利召开。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省残疾人康复学会会长、康复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姚振华,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蒋录基,省残疾人康复学会副会长、省康复中心医院常务副院长石秀娥及学会其他副会长,省科技厅成果处处长马琨,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处处长王彦成、科教处处长益瑞渊、人事处副处长杨芳胜,以及残疾人康复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专家组全体成员30余人出席会议。蒋录基副理事长代表省残联讲话;马琨处长代表省科技厅向会议致辞;学会理事长姚振华主持会议开幕式。

  蒋录基副理事长在讲话中,首先代表省残联对会议召开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评审专家表示崇高敬意,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全省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在国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大背景、大环境下,正是发展残疾人康复事业的重要机遇期,更是实现“十二五”期间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目标的关键时期。甘肃省残疾人康复科学技术奖作为全国第一个在残疾人康复领域设立的奖项,有效填补了残疾人康复领域的科技奖励空白。他指出,省残疾人康复科学技术奖的评审,是我省创新推进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我省的康复学术研究、康复成果转化应用、康复专业队伍建设、康复领军人才培养及加快我省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就做好本次评审工作,他提出几点具体要求,一是要坚持评审标准。要严格按照评审标准对申报评奖项目进行定量打分和定性评价,减少人为打分差距,杜绝人情分。二是要做到公平公正。要按照鼓励创新、兼顾地区基层、学科专业差异,扶持适宜康复技术在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推广应用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进行评审,确保评审工作评出导向、评出水平、评出形象,评出质量。三是要遵守评审纪律。他希望各位评委和专家在评审期间,能够坚守岗位,集中精力,专心评审,遵守纪律,注意保密,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评审任务。

  此次评审会议,在省卫计委、省科技厅和省残联的大力支持和有力指导下,对全省医疗卫生、科研院所、残联康复机构推荐上报的24项康复医疗科研成果(其中康复专业9项,临床专业7项,基础专业8项)进行了专业评审。评审方法采取两级评审,即由专业组一级初审,评审委员会二级评审、监察组监督评审全过程。评审委员会由全省相关专业的知名专家组成。依据《甘肃省残疾人康复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及《实施细则》,会议推荐评选出全省残疾人康复科学技术奖1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

医院动态

更多 >

省康复中心医院连获中国医院协会“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荣誉称号

8月15日,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动态管理第四周期总结交流会暨第五周期启动会在北京召开。省康复中心医院顺利通过第四周期考核评价,被授予“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荣誉称号。医院常务副院长石秀娥代表医院出席大会。 “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品牌创建活动始于2000年,宗旨是“百姓放心,行业标杆”,旨在推动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让广大老百姓切实享受到优质、高效、安全和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为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动态管理第四周期,共有近600家医院参加了网络直报,经过网络自评、网络直报数据、考核评价、社会公示等程序,会上公布了110所全国百姓放心百佳医院名单,417所通过动态管理第四周期考核评价的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名单,51所新创建并获评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名单和108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优秀管理者名单。同时,通过严格考核,协会决定对35所未按照规定开展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创建活动医院撤销荣誉称号,对156所因未通过网络直报数据的医院给予缓评。 省康复中心医院自2010年获评“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以来,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自我管理。赢得了患者和社会的信赖和广泛赞誉。目前全国动态管理第五周期已启动,我院将在新的周期中围绕“质量、安全、服务、流程、能力、环境、效率、责任”,结合百姓最关注的就医问题,以“精细管理,患者安全”为主题,通过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创建活动,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与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为百姓提供更优质、高效、安全、便捷、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