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医院

我院血管、腹壁疝外科诊疗技术达到三级医院专科水平

时间:2013-09-2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根据医院学科发展需要,近日,市医院血管、腹壁疝外科在专科细分中脱颖而出,走上了特色化、专业化的学科发展之路。这意味着,今后的外周血管疾病,如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下肢深静脉栓塞、肺栓塞、血管损伤、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都能在该院血管、腹壁疝外科得到精细化的专科治疗。

  作为市医院的一个新兴专科,血管、腹壁疝外科由具有20多年专业血管外科临床诊治工作经验和扎实普通外科功底的原普外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张有卓领衔,他曾在内蒙医学院一附院、北京西苑医院等专修血管外科临床诊疗技术,并在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周围及内脏动脉瘤的微创腔内治疗方面取得多项成绩,如“经皮穿刺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预防肺栓塞”、“腹腔镜疝修补术”等课题,被医院评定为三新技术奖项。该专科团队的主力干将,副主任医师张金柱、何海清亦有近20年的普外科临床工作经验,分别在北京西苑医院、北京友谊医院进修学习血管外科专业技术,在血管外科疾病的手术及微创治疗领域均拥有成熟经验。

  据血管、腹壁疝外科主任张有卓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血管外科疾病以其高发病率及致残率,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杀手”。临床上对于该类疾病除药物治疗以外,还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和介入手段进行干预。一直以来,常见的各种血管性疾病如下肢动脉闭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各部位动脉瘤等疾病的传统手术及腔内微创治疗,在市医院普外科广泛开展,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此次血管、腹壁疝外科从普外科细分成立后,将全面开展血管外科各类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该科与国内著名血管外科专家队伍保持有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能够确保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始终与国内先进水平同行。在今后的专科发展中,该科将以“安全、有效、最优”为服务宗旨,以血管、腹壁疝疾病的快速诊断和微创治疗为特色,为每一位患者度身定制最佳治疗方案,以三级医院的专业水平为本地区适症患者造福。

  血管、腹壁疝外科诊疗范围:下肢静脉曲张病;胸、腹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夹层;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颈动脉颅外段硬化狭窄、闭塞症;下肢深静脉栓塞、肺栓塞;糖尿病足;急、慢性动脉栓塞症;雷诺氏病;蒙得氏病;左髂静脉压迫综合症(Cockett氏症);外伤性、先天性动静脉瘘;各种动脉性、静脉性血管瘤;血管损伤;肢体淋巴水肿;门静脉高压症;布加氏综合症;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腹股沟直疝、斜疝、股疝;腹壁肌疝、闭孔疝、脐疝、白线疝 、切口疝、造瘘口旁疝。

  治疗手段:传统手术、微创手术、腔内介入、腹腔镜疝修补术等。 

医院动态

更多 >

车轮飞旋的精彩生活??记我院职工骑行队

我院职工骑行爱好者于5月底自发组建的骑行队,近日统一了服装,亮出了队旗和队徽。骑行队以“快乐骑行,健康运动”为队呼,每天下午下班时间和节假日自发开展活动。飞旋的自行车轮下,骑行队不仅骑出了健康快乐的“潮”生活,也用双脚踏出了对业余文化生活方式的新探索。 8月10日清晨,一支统一着装、行进有序的自行车队从市医院出发,穿过新华大街一路向西,沿途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队伍中,一面迎风招展的队旗舞动在前,身着红白相间服装的自行车队紧随其后,顷刻间从眼前飞驰而过,亮丽的身影和飞旋的车轮似一道流动的风景,让人目不暇接,心生向往。 这是“巴彦淖尔市医院骑行队”的一次集体骑行活动。骑行队由我院职工骑行爱好者自发组成,成立两月以来,志趣相投的骑行爱好者迅速汇聚在一起,现已发展成为60多人的大规模骑行队。骑行队结构紧凑而灵活,每天下午下班或周末,队长在微信群里喊一嗓子,通知时间、集合点和路线,个人骑与不骑,全凭自愿。因医疗工作的特殊性,每天骑行的人员和人数都不固定,一般会有十几或二十几人。晚上8点40左右,微信群里便传来此起彼落的“到家”、“安全”等呼应声,在关切的应答声中,当日的骑行活动温馨的画上句号。 骑行寄予的健康理念 常年坚持运动锻炼的武永刚院长,是骑行队成立的倡导者。作为一名医学专家,他对运动可以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有着科学的认识,同时,作为一院之长,因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与辛劳,如何释放压力、提升职工身体素质一直是他心中所思。为此,当得知医院有很多骑行爱好者时,便倡导组建骑行队,并主导设计了队徽、队旗、队服和队呼,期望通过集体骑行活动,将健康快乐的运动理念传递给每一位职工和群众,引领医院职工健康的文化娱乐生活。已经坚持骑行两个多月的武院长感慨的说:骑自行车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能使心、肺、关节、肌肉都得到锻炼,骑行运动后,晚上睡眠特别好,第二天感觉非常轻松,工作状态尤其好。希望职工们多参加户外锻炼,只有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好的工作和生活。 运动的世界分外美丽 院党委张旭书记,骑行队成立后就加入其中,不管工作多忙,每周至少保证两到三次骑行,每次不少于一个半小时。他说:要健康,运动无疑是最佳途径。参加锻炼,既能改善身体素质、改变身体形象,还能提高自信心,提升人的精气神。每一个人都应该选择自己喜爱和适合的运动方式,摒弃不良的业余生活习惯,从电脑前、牌桌边、酒桌上移开,去锻炼身体,活动筋骨,陶冶身心,舒缓工作压力,丰富业余生活。只要是适合自己的运动,乐趣便在其中。 路上的激情点亮生活 医学工程科副主任赵永亭是这支队伍的队长,他已经有长达两年的骑行史,五原、杭后、磴口,临河周边的各个乡村小镇,他都骑车拜访过,骑行中体会到的那种快乐的感觉,平时很难获得。 正是因为骑行,赵队长的日子过出了新滋味。被检查出高血压、高血脂的身体以及痛风的双脚逐渐恢复,骑车成了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夜骑、周末骑行,还策划着长途骑行和参加比赛。在武院长的倡导下,他筹备组建了骑行队,有相同兴趣爱好的职工越聚越多,队友们在微信里组建了自己的群,定期聚会骑行。 两年的骑行和近两个月的骑行队集体生活,让赵永亭深有感触:骑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在户外望不到头的路上骑行,想停就停,想走就走,风吹在身上,阳光雨水打在脸上,那舒服劲说不出来。一路与骑友互相支持,克服困难,即砺炼了团队,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每次出行,目标只有一个,在运动中寻找快乐,追寻健康理念。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到运动中来,体会那种“虽有汗水,却无比愉悦的快感和身心舒畅”。 双脚踩踏向前的魅力值得体验 结缘骑行,纯属偶然。烧伤整形外科副主任高国珍已坚持骑行一年有余,最初只是想选择一项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运动项目,身边的战友爱好骑行,便跟着开始骑,自此,对骑行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刚开始骑行的时候,全身酸痛,又累又枯燥,难以坚持。后来跟骑友结伴,在骑友的带动下,不断的突破自我,超越自我,骑久了,竟发现双脚不停踩踏向前的感觉妙不可言。现在,除非医院或科室有事,他每天都和队友结伴,以30迈的速度骑行38公里。高主任说,骑自行车是非常好的一项健身运动,即可以燃烧脂肪,又锻炼全身。骑行一年来,他的脂肪肝已经恢复正常,身体强壮了很多,40好几的他一上午做5个门诊手术都不会感觉到累。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