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

我院血液透析科成功开展三亚地区首例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入术

时间:2014-01-0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我院血液透析科在B超引导下,为一68岁的女性尿毒症患者成功实施了三亚地区首例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入术,术后患者立即行血液透析治疗,病情迅速得到控制。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良好的血液透析通路是维持血液透析的前提条件。对于因血管条件差而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长期血液透析导管是目前主要的替代方法。在美国使用穿刺深静脉长期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血透患者占透析总人数的14%~17.5%。

  带袖套(涤纶套)的中心静脉导管,由于在皮下建立了一个皮下隧道,并通过导管自身的涤纶套与皮下组织粘连封闭了皮肤入口至中心静脉缝隙,使得该导管相对于不带涤纶套的导管固定更加牢固,并且可大大降低感染机会,延长使用寿命。该种导管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问世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成为各种血液净化治疗的常用通路。

  我院血液透析科莫世松副主任医师先前已在多家医院学习并掌握了该项技术。此次患者为老年女性,诊断尿毒症明确,合并高血钾及代谢性酸中毒,需尽快行血液透析治疗,但患者双前臂动静脉内瘘均已闭塞,再次建立内瘘可能性极小,莫世松主任果断做出了决定,患者入院当天即在肾内科欧月秀等年轻医生及及彩超室冯岚副主任的积极配合、协助下,顺利完成了我院第一例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置入术,填补了三亚地区的技术空白。

  让患者更加欣慰的是,长期导管置入术已经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医院动态

更多 >

里斯本工商管理大学维珍妮亚博士到我院访问

7月8日,葡萄牙里斯本工商管理大学中国项目主任维珍妮亚(VirginaTrigo Ph.D.)博士到我院访问,与我院党委书记韦海珠、院长助理黄丽菊就健康管理产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里斯本工商管理大学(ISCTE 全称Instituto Universitário de Lisboa)是葡萄牙一所国立大学,是葡萄牙高等教育部认可的公立高等教育机构,葡萄牙排名前三的大学;ISCTE商学院(IBS)是葡萄牙享有盛誉的顶尖商学院,在健康产业及医疗管理方面全球著名。 韦书记向维珍妮亚博士介绍三亚优越的自然条件及开展健康管理、旅游医疗、中医传统治疗等方面的发展前景,重点阐述了我院位居三亚市中心优越的地理位置、尖端的设备条件及医院在开展健康产业管理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维珍妮亚博士则就国外的健康管理、高端体检市场、医学美容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大家分享,并希望我院在这些方面做出特色、打造属于农垦三亚医院自己的品牌。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三种人不宜吃氨氯地平
龚新宇
回答: 氨氯地平通常不建议妊娠期女性、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及对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过敏者使用。氨氯地平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扩张血管,但特定人群可能因药物作用机制或代谢特点引发风险。 1、妊娠期女性 氨氯地平可能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发育。动物实验显示该药可降低子宫血流灌注,妊娠早期使用或增加胎儿畸形概率,妊娠中晚期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出现高血压时应遵医嘱选用甲基多巴片或拉贝洛尔片等妊娠安全药物,并定期监测血压及胎儿状况。 2、严重主动脉瓣狭窄 该疾病患者依赖足够的左心室充盈压维持心输出量,氨氯地平引起的血管扩张可能加重冠状动脉灌注不足,诱发心绞痛甚至心源性休克。此类患者建议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或地高辛片等改善心功能的药物,必要时需进行瓣膜置换手术。 3、二氢吡啶类过敏者 对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二氢吡啶类药物存在过敏史者,使用氨氯地平可能引发皮疹、血管性水肿等超敏反应。过敏体质患者可考虑换用厄贝沙坦片或比索洛尔片等非二氢吡啶类降压药,用药初期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 服用氨氯地平期间应避免饮用葡萄柚汁以防影响药物代谢,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和下肢水肿情况。合并肝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服药后出现持续性头痛或牙龈增生应及时就医。日常保持低盐饮食并配合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提升降压效果。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