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第三人民医院

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成功完成首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及康复治疗

时间:2014-06-18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急性脑梗死起病急、预后差,在国外往往是绿色通道将患者直升机送往手术室进行溶栓治疗,但在我国开展的较少。因为溶栓治疗虽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但由于风险极大、患者体质、年龄、家属配合程度以及就诊时机等因素,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近日,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成功完成首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及康复治疗。

  该患者38岁,男性,以“突发左侧肢体无力2小时”入院。入院时患者呈嗜睡状态,且无亲属,只有患者的两名朋友。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赵彦杰、文永霞,主治医师李建红查看病人后考虑患者为急性脑梗死(右侧大脑半球),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和入院后卒中评分后,认为患者有静脉溶栓指征,无溶栓禁忌,预判预后良好。但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无法沟通,患者本地无家属,无法进行术前告知和签字。情况紧急,因为一旦超过急性脑梗死溶栓的窗口期(4.5小时),患者将会出现失语、偏瘫甚至脑死亡的严重后果。在巨大的溶栓风险和家属无法沟通的情况下,李建红主治医师决定为患者溶栓,因为青年患者如果保守治疗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后遗症,不仅对患者的身心是一种折磨也是对患者家庭的伤害。当即,神经内科向医院领导汇报情况,得到了院领导的支持。再次告知患者朋友溶栓可能引起的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甚至溶栓过程中突发脑死亡等并发症后,对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在溶栓药物静滴约2/3时,患者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加重,进入昏睡,主治医师立即颅脑CT监测,未发现出血灶,判断为大面积脑梗死引起的反应,便快速静推溶栓药物,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约2小时后,患者左侧肢体肌力3级,言语渐清晰,患者意识恢复,确认静脉溶栓成功!继续卧床,给予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神经、改善循环等治疗。

  入院14天后,患者下地活动,行走平稳,无颜面及肢体麻木,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后认为治疗成功,出院休养。至此,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成功完成了首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及康复治疗,为今后的治疗经验、疑难病例分析及科室梯队培养等方面提供了宝贵资料。(王燕/文)

医院动态

更多 >

冬病夏治“三伏贴”

三伏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在中医中,有种传统的内病外治方法叫“三伏贴”,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学说及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夏季将药物敷贴到穴位或患部来治疗及预防秋冬季节疾病。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中医门诊自7月18日至8月16日开始三伏的贴敷治疗。 临床上,“三伏贴”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咽炎、体质虚弱所致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其次是疼痛性疾病,比如颈椎病、肩周炎、因虚寒所致的腰腿痛、风湿性疾病等,这些都是遇冷则加剧的病;另外,比如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它的慎用人群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体质者、皮肤过敏者。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症状的人最好不要轻易贴“三伏贴”。除此之外,即便有一些不舒服,也不能指望“三伏贴”包治百病。实际上,“三伏贴”只适用于具有阳气不足表现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往往都有遇寒加重,得热痛减的特点。三伏贴”适合的人群是中医辨证属阳虚者,临床上一些患者冬季或气候变化、阴天下雨之时病情加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可反复发作,严重者大夏天还要穿比较厚的衣服,这类患者均属阳气不足的类型。相反,如果本身体内就是阳气过盛,再贴“三伏贴”就会更加打乱自身的阴阳平衡。因此,患者最好在贴敷前先到专科进行检查。此外,儿童如果想要贴敷,最好提前到医院做好检查。(孟鹃/文)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