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中医院

我院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了为期7天的岗前培训

时间:2014-08-1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从7月16日起,我院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了为期7天的岗前培训。

  (责任编辑:cherry)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小儿推拿的顺序是什么
王志学
回答: 小儿推拿的顺序通常遵循从头部到四肢、从躯干到末梢的原则,具体操作顺序为头面部→胸腹部→腰背部→上肢→下肢。小儿推拿主要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消化功能、增强免疫力,适用于感冒、积食、夜啼等常见症状。 1、头面部 先推拿头面部穴位如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穴等。开天门是用拇指从眉心直推至发际线,有助于缓解发热头痛;推坎宫为从眉头沿眉弓推至太阳穴,可疏风解表;揉太阳穴以拇指指腹轻揉,能安神定惊。操作时动作需轻柔,避免压迫眼球或耳部。 2、胸腹部 接着推拿胸腹部穴位如揉膻中、摩腹等。揉膻中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用中指指腹顺时针揉动,可宽胸理气;摩腹需手掌贴腹顺时针环形按摩,促进胃肠蠕动改善积食。推拿前需确保室温适宜,避免腹部受凉,饭后30分钟内不宜操作。 3、腰背部 然后推拿腰背部穴位如捏脊、揉肺俞等。捏脊是用拇指与食指沿脊柱两侧自下而上捏提皮肤,增强免疫力;揉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能宣肺止咳。操作时注意避开脊柱骨突部位,皮肤破损或发热时禁用。 4、上肢 随后推拿上肢穴位如清天河水、揉板门等。清天河水是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用于退热;揉板门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可消食化积。推拿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指甲需修剪圆钝,防止划伤幼儿娇嫩皮肤。 5、下肢 最后推拿下肢穴位如足三里、涌泉等。足三里位于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揉按可健脾和胃;搓涌泉穴在足底前1/3凹陷处,能引火归元助睡眠。下肢推拿宜在放松状态下进行,避免强行屈伸关节。 小儿推拿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操作前清洁双手并修剪指甲,使用爽身粉减少摩擦。每次推拿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每日1-2次为宜。若推拿后出现皮肤红肿、哭闹加剧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推拿期间注意观察儿童反应,配合清淡饮食与规律作息,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 王志学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