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生殖医学中心首例“冻卵”助孕成功

时间:2014-02-1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生殖医学中心在医院党政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在各职能部门和相关科室的大力支持下,中心全体人员团结一致,积极进取,不断提高人类辅助生殖的各项技术。目前在辅助生殖的胚胎培养过程中,涉及到的精子冷冻解冻、胚胎冷冻解冻技术已经成熟,但卵子冷冻解冻一直是辅助生殖领域的难题。1986年澳洲Dr.Chen报道了世界首例冻卵助孕成功,2006年国内首例世界第二例三冻(冻卵、冻精、冻胚胎)试管婴儿在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诞生,2014年1月我院生殖医学中心首例“冻卵”助孕获得成功!

  案例报道:一夫妇因“原发不孕,男方严重少弱精症”于我院行第二代试管婴儿(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术,ICSI-ET)助孕。2012年9月超促排卵后获卵6个,ICSI正常受精4个,形成优质胚胎2枚,新鲜移植后未孕。2013年3月行宫腔镜探查术,术中见右侧宫角粘连,遂行粘连分解术。2013年4月再次超促排卵后获成熟卵9个,但取卵当日男方自主取精及双侧睾丸切开均无活动精子,遂采用玻璃化冷冻技术将“卵子”先行冷冻。2013年12月患者要求行“冻卵ICSI-ET术”。生殖中心为此召开紧急科会就优化取精环境,若未取到精子行附睾穿刺或睾丸切开术,子宫内膜的准备,胚胎培养室就卵子解冻后体外培养条件、ICSI及授精过程,若未能取到新鲜精子即行冻精解冻再授精等方案进行了周密的讨论和计划,2014年1月3日冻卵解冻成功,ICSI后成功授精,1月6日移植胚胎1枚,1月20日血HCG919.3mIU/ml,2月10日B超提示宫内单活胎。今天看到患者全家一展和睦舒心的笑容和灿烂的心情,生殖中心全体人员也一道分享着他们“好孕”带来的快乐和成功!

  哪些患者需要行卵子冷冻呢?①即将失去卵巢功能的患者:如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②从事某些可能损伤卵巢功能的工作:如长期接触大量放射性物质;③推迟生育年龄的女性:年龄是影响女性生育能力的头等因素,年龄大的女性卵子数目减少,质量变差,胚胎生长分裂的能力下降,因此不容易着床怀孕;④卵巢功能过早衰退而不能生育患者:建立卵子库,用于捐赠卵子;⑤行试管婴儿的患者,取卵日男方取精失败者。目前卫生部尚未出台有关卵子库规范化管理的方案,目前我国卫生部尚未批准卵子库,我国冻卵主要应用于行试管婴儿夫妇。

  为什么卵子冷冻解冻技术仍不稳定呢?由于卵子特有的细胞骨架结构对低温和渗透压改变极为敏感,而且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率较小,细胞膜的通透性较差,更易在冻融过程中损伤,因此卵子冷冻解冻技术至今仍然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难点。目前用于卵子冷冻的方法有慢速程序化冷冻和玻璃化冷冻,目前倾向于玻璃化冷冻法可能对卵子的损伤更小些,但总体而言,技术仍不成熟,冷冻的卵子远没有新鲜卵子活跃,受孕的成功率比新鲜卵子低。生殖中心近年来采用玻璃化冷冻技术,使冷冻、解冻后的胚胎复苏率、完整率以及冻胚移植的妊娠成功率均有了明显提高。

  “冻卵”为取卵当日男方取精失败的试管婴儿夫妇提供了又一道安全保障,让不孕不育夫妇多了一份新的希望。目前世界上采用卵子冷冻保存技术出生的婴儿才100多个,冷冻的“卵子”会不会给他们的未来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等,尚需通过生殖医学基础与临床的转化医学作进一步研究,以使辅助生殖的后代更为健康和优秀。

医院动态

更多 >

首届“苏州市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专业岗位培训班”开班

为提高我市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促进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发展、提升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由苏州市卫生局主办、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承办的首届“苏州市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专业岗位培训班”于2014年9月9日在我院南校区正式开班。来自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长及业务骨干等20余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班。   培训班开幕式由我院护理部王海芳主任主持并致欢迎词;苏州市卫生局医政处孟华处长应邀出席,并做了重要讲话。孟处长强调,消毒供应中心应注重护理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要及时更新知识、规范流程、健全质控。指出消毒供应中心专业护士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践操作技能。最后孟处长对学员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学员们将培训班所学知识带到实际工作中。   本次学习班邀请了多名国内知名专家授课,课程设置围绕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的解读与实施、医院感染的预防、消毒供应中心质量保证与控制等方面进行,内容新颖、实用性强。同时还依托我院、苏大附二院、昆山人民医院和江苏盛泽医院等四个实习基地进行临床实践。力求达到既有理论知识学习和现场实习,又有经验交流和专家授课的效果。   此次学习班的举办,将为我市消毒供应中心专业领域搭建一个开放性学习平台,对进一步规范全市医疗机构消毒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升消毒供应中心专业人员综合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