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立医院北区

北区药房用药宣传手册“新年换新装”

时间:2013-02-19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在蛇年新春即将来临之际,苏州市立医院北区门诊西药房的用药宣传手册也换上了新装,一份份精美的手册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药物咨询窗口,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用药安全知识。

  北区西药房原先就有药物宣传资料,但内容较少,排版也很简单,多以文字为主,已不能适应目前用药发展的现状。因此,在广大药师的共同策划下,重新设计了用药宣传手册,品质有很大的提升。新的宣传资料主要特点有“三新”,其一内容新:从原来的十二份,新增内容至十五份,包括用法篇和专科治疗篇两部分。用法篇除了有眼膏、软膏、栓剂、气雾剂等一般剂型的用法,还增加了药物特殊装置的使用方法,如诺和笔、优伴笔的使用。在专科治疗篇里还增加了不同疾病的用药常识。其二版面新:此次宣传手册文字简洁、图文并茂,更生动、更直观,便于患者理解。其三材质新:以前的药物宣传册纸质薄,不易保存,此次的宣传材料纸质较好,对于慢性病患者能够长期保存,可以经常拿出来翻阅。

  为了让患者得到更方便的药学服务,我们在每个发出的药品和每份用药宣传册上都标有24小时的咨询电话18962103061,以便随时解决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医院动态

更多 >

大型义诊咨询活动通知

苏州市立医院于2014年顺利成为三级甲等医院。为回报社会,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医院将于4月26日9:00—11:30,分别在市立医院本部、东区、北区门诊大厅同时举行“圆梦三甲、服务百姓”大型义诊咨询活动。医院省、市重点专科及其它专科的主任、专家将参加义诊,现场还将有免费测血压、测血糖,以及药物咨询、营养咨询等。 部分参加义诊专家名单 市立医院本部: 生殖遗传中心李红主任、超声中心邓学东主任、产科汪云主任、妇科戴建荣主任、骨科王东来主任、普外科顾新华主任、甲乳科钱永坤主任、儿科何莉萍主任、儿保科宋媛主任、妇保科沈彩娥主任、心内科张强副主任、消化科张金坤主任、内分泌科张学亮主任、呼吸科徐利浩主任、神经内科程庆璋主任、药物咨询周琴主任 市立医院东区: 神经内科周沁主任、消化科陈志荣主任、骨科王快主任、妇产科沈连强主任、肿瘤内科王彬主任、肿瘤外科陈建华、泌尿外科沈华、呼吸科林?主任、心内科陈亚东副主任、内分泌科茅丹主任、老年病科郭鉴玲主任、药物咨询孙坚彤主任 市立医院北区: 妇产科陆秀芳主任、呼吸内科黄纯主任、消化内科周春立主任、肿瘤内科朱凡主任、内分泌科陆宏红主任、肾脏内科陈强主任、心血管内科徐桂冬主任、脑神经科吴建东主任、神经内科刘毅主任、泌尿外科俞弘颀主任、普外科陈一峰主任、心胸外科龚永生主任、骨科胡丹主任、灼烧整形科郭于曦主任、药物咨询王玉主任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哺乳期手脱皮什么原因
陈腊梅
回答: 哺乳期手脱皮可能与皮肤干燥、维生素缺乏、接触性皮炎、真菌感染、湿疹等因素有关。哺乳期女性因激素变化、营养消耗增加等因素,皮肤屏障功能可能减弱,需结合具体诱因针对性处理。 1、皮肤干燥 哺乳期体内水分需求增加,若饮水不足或环境干燥,易导致手部角质层脱水脱屑。表现为局部紧绷、细碎脱皮,无红肿瘙痒。建议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洗手后及时涂抹含尿素或神经酰胺的护手霜,避免频繁使用碱性清洁剂。 2、维生素缺乏 哺乳期对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A、E需求增高,摄入不足可能影响皮肤代谢。典型表现为指尖脱皮伴轻微刺痛,可能合并口角炎。可通过食用动物肝脏、深色蔬菜、全谷物补充营养,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复合维生素片剂。 3、接触性皮炎 频繁接触婴儿用品清洁剂、消毒液等刺激性物质,可能引发手部接触性皮炎。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丘疹,后期出现片状脱屑。需避免直接接触刺激物,急性期可用生理盐水湿敷,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地奈德乳膏。 4、真菌感染 哺乳期免疫力下降可能诱发手癣,常见于指缝或掌心,呈现环状红斑伴边缘脱屑,瘙痒明显。需保持手部干燥通风,避免与婴儿共用毛巾,确诊后遵医嘱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或特比萘芬凝胶,疗程通常需2-4周。 5、湿疹 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加重手部湿疹,表现为对称性红斑、丘疹伴渗出倾向,慢性期呈苔藓样变和皲裂脱皮。建议减少洗手频率,水温控制在37℃以下,急性期遵医嘱使用卤米松乳膏,慢性期改用他克莫司软膏维持治疗。 哺乳期手脱皮护理需特别注意安全性,避免使用含维A酸、水杨酸等可能经皮吸收的成分。每日可进行10分钟温水手浴软化角质,随后厚涂凡士林并用保鲜膜包裹增强渗透。若脱皮持续加重或伴随渗液、化脓,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告知医生哺乳状态以调整用药方案。哺乳期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和必需脂肪酸摄入,适量食用三文鱼、核桃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皮肤修复。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