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医院

徐州市中医院让出职工停车位70余个给就诊患者

时间:2014-04-15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徐州市中医院贯彻群众路线教育,成果看得见

  随着医院住院人数及门急诊就医人数的不断增多,加上医院内汽车车位的数量有限,就诊停车是一直以来困扰病人及家属的一道难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就医机动车辆停车难问题,徐州市中医院领导班子决定租用医院东部的戏马台停车场给本院职工停放车辆。目前医院机关、职能科室及普通医生用车位全部腾出,预计有70余个车位让给就医车辆,以有效解决就医停车难问题。

  (保卫科)

医院动态

更多 >

手术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顽固性肛门湿疹

肛门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肛门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病变部位在肛门皮肤的浅层真皮及表皮,局部皮肤瘙痒剧烈,皮损表现为肛缘皮肤呈局限性浸润肥厚,表面粗糙,可有皲裂及苔藓样变。虽然用药有一定的效果,但部分病人因反复发作,药效不显。近年来,徐州市中医院肛肠科采用手术疗法治疗顽固性肛门湿疹患者,取得满意疗效。 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采用肛门浸润麻醉或小剂量鞍麻。麻醉完毕后,以碘伏棉球消毒肛管及直肠粘膜下段,指诊未见异常肿物,在肛门的1、5、7、11点各作一个梭形切口,切口的内外边缘超过湿疹的内外边缘,即切口长度稍大于皮肤湿疹改变的长度。以中弯钳或弯剪自切口沿1~11,11~7,5~7,1~5点几个方向分别做钝性分离,使皮肤与皮下组织游离,充分止血。创面敷以三黄油纱条,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固定。术中注意:1)当用血管钳或弯剪分离皮下组织时,勿用暴力撑破肛管皮肤;2)术中尽量使用钝性分离以防止损坏血管,形成皮下血栓。术后可控制排便2-3天,给予半流质饮食,常规抗感染治疗。保持肛门部清洁,便后采用中药熏洗方坐浴,每次坐浴15-20分钟,2次/日,常规换药治疗。 每日中药熏洗方坐浴后外涂复方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于肛周皮损处,并轻揉使药物吸收,2次/日。 肛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皮肤病,病变多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也有蔓延至其他部位。其发病原理复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近年来国外不少皮肤病学工作者认为本病是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发病特点主要表现为初期瘙痒尤为剧烈,难以耐受,搔抓后出现抓痕血痂,合并细菌感染而出现脓包、脓性渗出、脓性结痂等,呈现出湿疹特有外观,即多型变态皮疹同时存在。肛门湿疹慢性期患者,多由病程长,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等原因导致肛门周围皮肤增厚,颜色灰白或暗红、粗糙以至发生皲裂、渗出、瘙痒,治疗有一定难度。 在中医学中,湿疹又叫“浸淫疮” “肛周风”等,其发病的内因主要为机体素虚,禀赋不足,情志内伤,饮食不节而致肝脾功能失调,生湿助热,久病耗伤阴血而致内风;外因主要为外感湿热之邪。湿热下注,血虚风燥是本病的基本病机。中医素有“久病必淤”、“久病必虚”之说,风、燥、湿、热之邪长期蕴结于肛门,气血运行失畅,经脉阻滞而发为瘀血,瘀血阻络,血脉不荣,肌肤失养而致本病。 一般治疗过程中,慢性肛门湿疹患者因患处皮肤增粗、增厚,影响了药物的吸收和治疗的效果,搔抓后致皮损及苔藓样变加重,进一步阻止了药物的吸收,导致恶性循环,迁延难愈。徐州市中医院肛肠科韩凯副主任采用手术疗法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本病。通过手术疗法离断皮下神经,以阻断肛周皮内神经末梢感受器的传导,配合中药熏洗方抗炎退翳、止痒,辅助疗法已达到治疗目的。该方由蛇床子、黄柏、蝉蜕、当归、苦参、白花蛇舌草、虎杖等中药组成。该术式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症状消除快,术后无并发症,远期无肛门变形、狭窄、麻木感等肛门功能异常,手术过程注意不要损伤皮肤血供。患者局部瘙痒感以及在皮肤神经恢复的过程中多种变态性皮疹均逐渐减轻,甚至消失,皮肤恢复至正常。另外,还需做好对患者的卫生宣教作用,教育患者避免搔抓,忌用高温水烫洗及碱性过强肥皂清洗,忌食海鲜及辛辣刺激食物,禁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物,以减少治疗后的复发率。 专家简介: 韩凯,肛肠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华全国肛肠学会理事,江苏省肛肠学会常务理事。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历,从事肛肠专业十余年,现任徐州市中医院肛肠科医疗组长。在工作期间分别到上海、北京进修学习。擅长治疗混合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等肛肠科疾病,特别擅长环状混合痔、复杂性肛瘘的治疗,主持市科委课题一项,参与课题两项。咨询电话:13605209997。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一个月宝宝头上长痱子怎么办
陈腊梅
回答: 一个月宝宝头上长痱子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调整环境温度、使用温和护肤品、避免过度包裹、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痱子通常由汗腺堵塞、环境湿热、衣物过厚、皮肤摩擦、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宝宝头部,水温控制在37-40摄氏度,清洗后立即用柔软棉巾蘸干水分。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含酒精的清洁产品,可选择无泪配方的婴儿专用洗发露。清洗频率以每日1-2次为宜,出汗后需及时补充清洁。皮肤皱褶处如耳后、颈部需重点检查,防止汗液残留。 2、调节环境温度 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湿度不超过60%。使用空调或风扇时避免直吹,可配合加湿器维持适宜湿度。白天每2小时开窗通风10分钟,夜间使用透气性好的蚊帐。外出时选择阴凉时段,用遮阳帽保护头部,婴儿推车需配备透气遮阳棚。 3、使用温和护肤品 清洗后薄涂含氧化锌的婴儿护臀膏或液体痱子粉,避开眼周和口鼻区域。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每日2-3次点涂患处。禁用成人痱子粉或含薄荷成分的产品,过敏体质宝宝首次使用前需在耳后做小面积测试。 4、避免过度包裹 选择纯棉或竹纤维材质的宽松衣物,避免化纤面料。头部不宜长时间戴帽子,睡觉时使用透气枕巾。包裹襁褓时留出足够活动空间,可通过触摸宝宝后颈判断体温,温暖无汗为适宜状态。尿布区域需及时更换,防止局部湿热加重。 5、及时就医 若出现脓疱、发热或持续哭闹,可能提示继发感染,需儿科医生评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真菌感染需用克霉唑乳膏。伴随湿疹样改变时,医生可能建议地奈德乳膏短期使用。哺乳期母亲需同步排查饮食过敏原。 日常护理需注意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奶粉喂养需按标准比例冲调。宝宝衣物应单独手洗并阳光暴晒,指甲定期修剪防止抓伤。观察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若痱子持续3天未缓解或扩散至躯干,须立即就诊。夏季可适当增加每日洗澡次数,但每次不超过5分钟,沐浴后3分钟内完成保湿护理。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