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儿童医院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手上肉刺是怎么形成的
聂小娟
回答: 手上肉刺通常是由皮肤角质层局部撕裂或干燥引起的微小皮肤损伤,可能与频繁摩擦、缺乏维生素、皮肤干燥等因素有关。肉刺在医学上称为逆剥,是表皮浅层与真皮分离所致,常见于手指甲周围。 1. 频繁摩擦 长期接触粗糙物体或反复机械刺激会导致皮肤角质层受损。例如手工劳动者或经常使用键盘的人群,手指局部持续受压摩擦易形成肉刺。日常可佩戴手套减少摩擦,涂抹含尿素或乳木果油成分的护手霜帮助修复。 2. 缺乏维生素 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摄入不足会影响皮肤角质代谢,导致角质层脆弱易裂。长期偏食或消化吸收障碍者可能出现此类情况。适量增加动物肝脏、全谷物、柑橘类水果等食物有助于改善。 3. 皮肤干燥 秋冬季节或频繁接触洗涤剂时,皮肤屏障功能下降,角质层水分流失加速。表现为甲周皮肤脱屑、皲裂继而形成肉刺。建议洗手后及时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避免使用碱性过强的清洁产品。 4. 甲周湿疹 慢性湿疹可能导致甲襞部皮肤增厚皲裂,伴随瘙痒脱屑等症状。这种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或他克莫司软膏控制炎症,同时避免搔抓刺激。 5. 真菌感染 红色毛癣菌等皮肤癣菌侵犯甲周组织时,可能引起局部角质异常增生。典型表现为环状红斑伴鳞屑,可遵医嘱联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和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进行抗真菌治疗。 预防肉刺需保持手部适度湿润,接触化学物品时做好防护,定期修剪过长的倒刺避免撕扯。若肉刺反复发作伴随红肿渗液,可能提示细菌感染或潜在皮肤病,建议皮肤科就诊排查。日常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必需脂肪酸,有助于维持皮肤屏障完整性。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