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河虾“游”进气管 医生妙手排险情

时间:2014-05-13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气温转暖,河虾大量上市,一只调皮的河虾“游”进了64岁的鲁爷爷的气管里,差点引发悲剧。所幸的是,在危急时刻,我院呼吸内科运用纤维支气管镜将“误入”气管的河虾取出,目前,鲁爷爷肺部感染得到控制,病情好转。

  鲁大爷今年64岁,家住新北区魏村,4月25日晚餐进餐的时候,不小心呛了一下,一只河虾就直溜溜地滑进了他的气管,随即出现了刺激性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有的时候还咳出了鲜红色血丝,偶尔还有食物残渣咳出。鲁大爷当时也没有想到虾会呛进气管,以为呛咳几下就能异物咳出,谁知连咳了四天也不见好转,痰液越来越多,甚至是满口的血痰。4月29日,鲁大爷在家人的陪伴下来的我院新北院区呼吸内科就诊,根据鲁大爷的病史及胸部CT检查,我院呼吸内科主任顾中秋判断患者气道内有异物,很可能是河虾跑进了气管。连忙安排鲁大爷住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4月30日下午,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顾中秋主任为鲁大爷进行了全麻下支气管镜下取异物术,特制的支气管镜下只见气管黏膜充血,局部还有划伤,经过数十分钟的探寻,终于在右上叶支气管开口处找到了一只部分腐烂的虾,活检钳取出虾后发现其右上叶、中叶各段气管内黏膜明显充血水肿,而且管壁上附着粘稠的痰块,如果不及时将虾取出,其后果将不堪想象。

  鲁大爷手术后恢复的很快,偶尔有些咳嗽,咳痰,五一节没能出去旅游,他想要尽快出院好好补一个假期,他的主治医师我院呼吸内科主任顾中秋建议他休养一些日子再外出,同时提醒,老年人进食的时候尽量要细嚼慢咽,食用细软的食物,进食的时候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最好能做到食不言,以防误吸误呛。一旦有异物呛入气管,可尝试低下身子头朝下,用力咳嗽,旁人可用空心掌在背部由下向上,由外向内拍背,使异物尽可能咳出,如果没有效果就应尽早就医,否则会引发肺部感染或长出肉芽组织,甚至会危及生命。

医院动态

更多 >

腹痛3天慢性阑尾炎变附件炎

原有慢性阑尾炎,偶有发作,再次出现腹痛,误以为是阑尾炎发作,强忍3天到我院新北院区就诊,发现阑尾炎变成了附件炎,手术切除子宫附件及大网膜,才得以脱离生命危险。 家住我市新北薛家的钱女士,今年42岁,09年的时候得过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当时保守治疗后好转,后来时有复发,每次服几颗消炎药也就好了。4月10日,钱女士感觉自己右下腹隐隐的疼痛,没有当回事,直到4月13日,也就她腹痛72小时后,她感觉腹痛越来越明显,她又强忍了7个小时,才由家人陪伴到我四院新北院区急诊外科就诊。急诊外科卢明柱主任一看钱女士,腹胀如蛙,整个下腹部压痛和反跳痛,以右侧为主,测血常规白细胞高达13.9*109,正常不超过10*109,B超显示为右下腹有异常回声,子宫直肠窝囊性暗区,请妇科会诊后,联手为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治疗。当手术医师打开钱女士的腹腔时,整个腹腔充满了脓性渗液,约1000ml,伴有浓浓的恶臭,同时发现其阑尾充血明显,右下腹肠管和大网膜广泛粘连,盆腔广泛粘连,浆膜水肿,到处是脓液,子宫和双侧附件都浸泡在脓液中,手术从4月14日凌晨1点到3点半,历时2小时30分,才将下腹部及盆腔清洗干净,并切除了右侧附件和左侧输卵管以及部分大网膜。目前患者仍面临感染风险。 据钱女士的主刀医生我院妇科主任侯岩峰介绍说,女性附件炎和阑尾炎症状相似,很容易误诊,而钱女士原有阑尾炎病史,且有保守治疗成功史 ,所以发病以来一直以为自己是阑尾炎发作,没有及时到医院就诊,致使其附件炎发作迁延导致盆腔炎,疼痛加重后又没有及时就诊导致炎症扩散而整个下腹部受累,如果患者再不就诊极有可能发生感染性休克而致死,如果钱女士刚有腹痛症状,及时就诊的话,只需要抗炎等对症治疗,如果她在腹痛加重时就诊,也许手术范围要小的多,现在钱女士手术切除右侧附件和左侧输卵管后,以后可能需要服用激素才能维持其女性功能。侯主任提醒女性朋友们,要关爱自己,如有不适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