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医院

一位乐观向上的老奶奶:孤寡老人刘孝娴

时间:2014-08-1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2014年8月8号,我作为第四支部的一名新党员,随着另一名新党员张丝雨、院党委委员李平和医院营养师赵艳去家看望我院高龄退休职工原营养师刘孝娴老人。刘孝娴老人是位孤寡老人,在大家的印象里孤寡老人往往都会贴着凄凉的标签,精神上他们没有儿女膝下的天伦之乐,与外界交流甚少;身体上他们年事已高,身体状况较差,每日与药为伴;生活上他们料理家务困难,生活环境令人堪忧。但是大家却听说这位孤寡老人与我想象中的不同,她是位身体很棒,性格开朗的87岁老人。这个信息完全出乎了我的意料,于是我怀着疑问的心情期待着与刘奶奶的见面。

  刚见到刘孝娴奶奶时,刘奶奶那开朗的笑脸瞬间打消了我心中所有的怀疑,奶奶虽然年事已高但是脸上的光泽依然不减,看到我们后开心的拉住我们的手就往家里走。进入家中,房子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每个屋子都收拾的井井有条,奶奶热情的招呼我们坐下,我们首先向奶奶表达了医院的关心与问候,奶奶高兴的说,虽然退休很多年,但是依然很想知道医院的新改革新变化。李平主席向刘奶奶介绍了医院的发展情况,奶奶开心的听着,还时不时的给医院发展提出小建议。

  与刘奶奶的聊天是快乐的,而且通过聊天刘奶奶给了我很多惊喜:

  惊喜之一,刘奶奶是个“大忙人”。奶奶开玩笑跟我们说,我每天很忙的,你们今天来看望我,我特意留了一上午的时间给你们,以后来看我一定要预约。刘奶奶说她每天早上都会去楼下花园散步,和小区里的老人们锻炼聊天,然后再去买些菜和水果回家,中午吃完饭后,下午休息一会儿,醒来后再看看报纸和书。有时候刘奶奶还会去妹妹或弟弟家小住几天或出去玩玩算是小小度假。刘奶奶说出去走走和大家聊聊天心情就会开朗许多,身体状况自然就会随着变好。

  惊喜之二,刘奶奶是个“养生达人”。奶奶是第一届营养学本科毕业生。当时这个专业在我国并不普及,刘奶奶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在医院开展营养膳食工作。她将所学的知识不仅运用在工作上,同时也运用在生活中。现在刘奶奶虽热87岁高龄,但是眼睛不花,耳朵不背,牙齿健康,思维活跃。我问奶奶的养生秘诀,奶奶说凡事要有度,要坚持原则,比如保养眼睛,奶奶说一定要在光线好的地方看书,而且隔一段时间要休息一会儿。相信刘奶奶的健康体格就是从每天的坚持中保持的。

  惊喜之三,刘奶奶是个“生活达人”。刘奶奶家里养了很多花草,在奶奶的细心打理下每株都很旺盛有型,在聊天时,我发现刘奶奶家里的桌子上放着一个笔记本电脑,奶奶笑笑对我们说,我有的时候也上上网看看新闻什么的,但是玩不好,我从心里佩服奶奶的乐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临走时,李主席和我分别表演唱了《绣红旗》、《唱支山歌给党听》两首革命老歌结束了此次走访慰问。通过这次看望刘奶奶,我深深的感觉到,幸福是自己争取的,开朗的心情与健康的身体是相辅相成的,只要保持开朗的心情,相信年龄绝不是快乐生活的阻力。

医院动态

更多 >

月亮代表医者心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9月2日上午,北京金泰颐寿轩敬老院的活动室里传出一阵阵欢乐的歌声。在中秋节来临之际,第二医院和睦友医务社会工作室为老人们送来了温馨的祝福。 一张张爱心卡和“月圆图”,满载着二院人的祝福,写下了老人们对生活的希望与期许。在音乐治疗师的带领下,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唱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在党委书记李志东和院长姜文浩的带领下,医务人员为前来参加活动的老人们发放了月饼,一起共话家常,享受家的温暖。随后,中医科主任邹萍结合秋季常见疾病,讲授了关于老年人秋季养生方面的知识,希望大家更关注健康,防病于未然,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有质量。 养老院中的王奶奶都患有严重的类风湿,长期忍受病痛的折磨,她的老伴患有轻度老年痴呆。上次义诊活动结束后,两位老人曾向敬老院的工作人员提出,希望能有专家来为她们看看病。邹萍主任仔细为两位老人察看了病情,也进行了饮食上的关注。李书记和姜院长也给出了专业的治疗意见,消除了二位老人心中的顾虑。同时也向两位老人承诺,如果需要住院,将为老人们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挂号、优先治疗、优先住院。王奶奶拉住书记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们,有了你们,住在养老院里可算是安心了!” 自7月30日北京市第二医院与北京金泰颐寿轩敬老院签订《医疗服务合作协议》以来,医院选派医生每周到敬老院问诊,对敬老院中老年人的健康数据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指导相关健康问题,制定针对性的综合诊疗方案,并邀请院内专家进行会诊,真正实现医养的有效结合,让老人享受真切的服务。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经常熬夜月经不来怎么办
冷启刚
回答: 经常熬夜月经不来可通过调整作息、补充营养、心理调节、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月经不调可能与内分泌紊乱、营养不良、精神压力、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因素有关。 1、调整作息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恢复内分泌平衡。建议固定每天入睡和起床时间,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夜间使用电子设备。长期熬夜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建立生物钟需要持续2-3个月才能见效。 2、补充营养 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铁元素摄入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可食用猪肝、牛肉、菠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长期熬夜会加速体内营养消耗,特别是B族维生素缺乏会影响雌激素代谢,建议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 3、心理调节 长期压力会升高皮质醇水平,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可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焦虑,每天进行15-20分钟放松训练。情绪波动会影响下丘脑功能,导致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分泌异常,建议保持平和心态。 4、药物治疗 黄体酮胶囊可促进子宫内膜转化,地屈孕酮片能调节孕激素水平,戊酸雌二醇片可补充雌激素。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药物治疗前需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查和B超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熬夜伤阴,可服用乌鸡白凤丸调理气血,定坤丹改善宫寒,益母草颗粒活血调经。针灸选取关元、三阴交等穴位,每周2-3次。肾虚型月经不调可配合艾灸肾俞穴,肝郁气滞型可加太冲穴针刺。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是改善月经不调的基础,建议最晚23点前入睡。日常可适量食用红枣、枸杞、黑芝麻等滋补食材,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每周进行3-4次有氧运动,如快走、瑜伽等,每次30-40分钟。若调整生活方式3个月后月经仍未恢复,需及时就诊妇科进行系统检查,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器质性疾病。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